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做好牙齒水土保持 預防牙周「土石流」

[複製連結] 查看: 21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ppy721022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2-28 10:0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牙根有如樹根,包住樹根的泥土若鬆動,整棵樹不是生病就是傾倒死亡。同理可證,如果包覆著牙根的骨頭被細菌侵蝕,那麼牙齒將如土石流般鬆動脫落,細菌更會侵入身體,增加罹患全身疾病的風險。避免「牙周土石流」,正確潔牙加上定期檢查、洗牙,是做好「牙齒水土保持」的最有效方式。

牙菌斑侵蝕入「骨」
一般人常認為牙周病只是牙齦的疾病,其實不盡然。開業醫牙科診所院長李若菁醫師比喻,牙齦就像是土壤上的草皮,包覆著骨頭的最外層,若潔牙不夠乾淨,牙肉裡累積過多的牙菌斑,初期會出現牙齦炎症狀,如牙齦紅腫充血、刷牙時牙齦出血;若牙菌斑更進一步侵犯牙齦包覆的牙槽骨及牙周韌帶,牙槽骨漸漸流失下陷,牙齦退縮、牙根暴露,牙周囊袋(牙齒與牙齦的間隙)越來越深,到中、重度牙周炎階段,將導致牙齒脫落或自發性疼痛。

牙周病有如慢性病,初期患者不會感到疼痛,大多直到牙齦出血才有感覺,李若菁醫師提醒,牙齦出血如同疾病的「發燒」徵兆,是身體自然的一種警訊,如果忽略不處理,只會讓侵蝕越來越嚴重。

牙周病的輕重程度可以牙周囊袋的深度來判定,一般的牙根深度為10-14毫米,若牙周囊袋深度大於6毫米以上,就屬重度牙周炎,牙齒容易鬆動脫落。

定期檢查潔牙洗牙 預防齒牙動搖

正確潔牙加上定期給牙醫師檢查、洗牙,是預防牙周病的不二法門。李若菁醫師強調,經細菌侵蝕的牙周雖無法完全復原,但透過正確的治療及潔牙保健,牙周病是可以被治療並良好控制及維持!

一般刷牙最佳時機是三餐飯後以及睡前,尤其睡前必須以貝式刷牙法,配合使用牙線,徹底將口腔清乾淨。若牙周已有侵蝕現象,可用牙間刷輔助清潔牙齒間的縫隙。而選擇牙刷時,挑選中、軟毛牙刷,刷頭不要過大,若最後排牙齒難以用一般牙刷清乾淨,可使用單束毛牙刷特別清潔。

至於洗牙的時機,目前健保給付13歲以上民眾每半年洗牙一次,幫助牙周病患徹底清潔牙周囊袋的結石,減少牙齦發炎的機會,若有需要,牙周病醫師會有進一步的治療。此外,因為細菌侵蝕齒槽骨的程度不一定能用肉眼看出,可視醫師建議做口腔X光檢查,及早發現才能及早進一步治療。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