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透過針灸搭配中藥及復健 可有效緩解退化性膝關節炎

[複製連結] 查看: 100|回覆: 0|好評: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ingkkkkk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2-24 01:0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老人家常見的退化性膝關節炎,透過針灸能幫忙緩解,只要提早接受治療,配合居家復健運動,就不至於提早走到必需置換人工關節的地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郭大維說,一位七旬老翁近一年多來深受雙側膝蓋腫脹疼痛之苦,上下樓梯視為畏途,蹲或站都出現困難。擔心在外使用蹲式馬桶時無法起身,他不敢像以前一樣,跟著老人會出外旅遊,整天窩在家裡,精神越來越差。雖然看遍中西診所,情況都沒有改善。直到輾轉來到中國附醫,郭大維為他進行每週兩次、為期三個月的治療,針灸搭配中藥雙管齊下。漸漸的,老先生主動走出家門,回到老朋友的圈子裡有說有笑,跟隨大家到處去玩,沒再聽到他抱怨膝蓋疼痛了。

事實上,退化性膝關節炎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受影響的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估計超過三分之一,甚至高達六成。六十歲以上的婦女,更是每四人就有一人為其所苦。當關節活動能力受限,自然處處裹足不前,憂鬱傾向也將如影隨至。迎接高齡化社會來臨,膝關節保健成為不可忽視的課題。另一方面,戶外運動風氣日盛,尤其自行車騎士人口攀升,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年齡,已見下修傾向。

郭大維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緩慢漸進的膝關節軟骨缺損,硬骨與關節周圍組織產生病變,引發疼痛、關節僵硬、肌肉無力,終致肢體功能障礙。輕者靠服藥及物理治療,重者往往須要置換人工關節。中醫針灸能減緩疼痛,並增進膝關節的活動力。遵循「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原則,下針處除了膝蓋局部穴位,還依照患者證型不同,增加太衝、合谷兩處活血行氣穴位,或是補益肝腎之太谿、崑崙穴位,利濕之陰陵穴、三陰交穴,補益氣血之足三里穴、合谷穴、三陰交穴等,達到更佳效果。
來源轉自NOWnews新聞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WenchenLu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