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胖父母 小孩過重高5倍

[複製連結] 查看: 272|回覆: 0|好評: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aejunhsu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31 14:0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有研究指出,胖父母是容易養出胖小孩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孫璐西昨(30)日表示,雖然有近7成的民眾知道代謝症候群,但卻仍維持不正當的飲食習慣,讓家庭陷入「每太飽」的風險;尤其是過年年菜熱量高於平常正餐,加上高糖、高鈉、高油脂、高熱量的零食,導致過年間腰圍和健康危機節節上升,於冬日心肌梗塞之際,更需注意。

孫璐西教授以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簡稱Metabo的諧音「每太飽」,來稱呼腰圍過大,超過標準女80公分男90公分的民眾。孫董事長指出「每太飽」在日本受高度重視,各地政府都進行「反每太飽」教育,日本孩童甚至會稱呼腹部突出的中年男性為「Metabo(每太飽)!」,希望也能以「每太飽」提醒國人勿餐餐吃太飽,及「腰圍八九十健康常維持」的觀念,保持健康腰圍以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

調查發現,雖然有近7成的人聽過代謝症候群,但只有16%的民眾能正確回答出代謝症候群的五項重要指標(腹部肥胖、血壓偏高、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偏低、空腹血糖值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等)。但,近五年來,仍然只有2~3成的民眾了解三高的意義,甚至有人將尿酸高也視為是三高之一。孫教授表示,患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其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會,分別為一般人的6倍、4倍、3倍及2倍

針對19歲至30歲的男性的腰圍於2002年至2007年追蹤發現,5年腰圍即增加5公分,調查也發現,受訪民眾中四成(41%)家庭中有一至四名以上成員體重過重,且家中有兩名以上成員過重時,近六成(58%)民眾認為自己的家庭「幾乎每餐都吃得很飽」或「喜歡在三餐以外吃零食」,呈現標準的「每太飽家庭」腰危現象。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祝年豐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的威脅年齡層往下降,每太飽家庭現象可謂幫兇。國外研究發現每太飽家長易養出肥胖兒童,當家中有一名家長為每太飽時,孩童肥胖機率高出近兩倍(1.7);兩位家長都是每太飽時,孩童肥胖機率高出近五倍(4.6)。家長過重孩童BMI值也就越高,親子體位有直接的關係,且兒童飲食行為與父母親的飲食教養也會相互影響。

台大醫院營養師陳珮蓉博士表示,一般市售年菜與餐廳桌菜熱量平均每人約2000卡,多出平常正餐每人的平均熱量600-1200卡,每太飽家庭若維持餐餐吃太飽的習慣,不用過完年假,只要四天體重就會增加一公斤。除了正餐外,過年吃零食的機會與量都會變多,但每太飽家長此時若不好好進行限量管理、放任自己和小孩吃麻荖、牛軋糖等各式年節零食,一天只要三小包,年後親子從零食增加體重每人最少半公斤。

陳珮蓉營養師建議每太飽家庭參考3331(腰)守則,在家烹調時1/3以青菜取代,如聚餐打包佛跳牆回家後,取適量加入高麗菜、青江菜等蔬菜降低熱量並增加纖維質;每餐主食的1/3以全穀類代替,據研究顯示,每天食用48至80公克全穀類(約2/3碗),除可降低第二類糖尿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外,並可有效降低8至13歲兒童體重;零食限量管理,每次只給每太飽小朋友1/3包零食,並搭配水果一起食用。



來源:台灣新生報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