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頻尿、解尿困難… 當心攝護腺癌

[複製連結] 查看: 224|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rickchiu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12-14 22:1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國內一項統計顯示,六成攝護腺癌患者因解尿症狀而發現癌症,醫師提醒,60歲以上男性,勿輕忽頻尿、解尿困難等症狀。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腫瘤委員會統計7家醫院、共4千名新診斷為攝護腺癌患者,其中六成因解尿症狀而發現;透過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抽血篩檢發現者僅二成,這項報告最近發表在台灣醫學會學術年會上。

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陳忠信說,台灣攝護腺癌患者,平均發病年齡73歲,臨床表現不同於西方國家,在台灣第一次被診斷的攝護腺癌患者,有四分之一癌細胞已轉移,美國僅有5%患者轉移。

目前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供40歲以上成年人,每年一次健康檢查,其中抽血一項,就包含檢驗PSA值。

若只有兩成攝護腺癌者,是透過檢驗PSA值發現,是否意謂此檢驗意義不大?

陳忠信說,美國男性常20、30歲開始做健康檢查,就篩檢PSA,雖篩檢出初期攝護腺癌,但有的腫瘤生長緩慢,多年仍侷限在攝護腺,不見得需要馬上開刀治療。

像美國這樣大規模的PSA篩檢,報告顯示,並未降低攝護腺癌死亡率。但歐洲報告指出,PSA篩檢能降低兩成死亡率,不過,可能有過度診斷風險,如手術或放射線治療,造成患者尿失禁或性功能障礙。

陳忠信表示,從美國經驗來看,台灣20歲到40歲男性做健檢,做PSA篩檢意義不太大;但40歲以上,則可接受國健局的免費篩檢。

「PSA只有兩成檢出率,是因多數台灣男性不知道利用國健局的免費篩檢。」泌尿科醫學會理事王起傑說,PSA雖被認為有偽陽性,但仍是攝護腺癌的篩檢工具之一,男性到了一定年紀如40歲過後,仍應做PSA篩檢。

陳忠信也提醒,超過60歲男性,若有下尿路症狀,如頻尿、解尿困難,則應注意不見得是攝護腺肥大,就應加做PSA篩檢,協助診斷是否為攝護腺癌。

陳忠信指出,目前攝護腺癌治療準則來自歐美,但西方國家和台灣患者臨床表現,不見得相同,如台灣初診發現的轉移性病人多,卻較美國病人有較長存活期。

因此,泌尿科醫學會今年起建立台灣資料庫,希望能做為各醫院治療的整合平台,目前已有21家醫院參加,涵蓋全台六成病例數。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