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高管戴安‧布萊特
英特爾高管戴安‧布萊特(Diane Bryant)指出,2008年時,惠普、戴爾、IBM這三間知名企業,向英特爾購買用以組織大型處理器的服務器芯片數,占了英特爾處理器業績的75%,遠超過世上其他公司。
但短短四年後,市場已全然改觀。布萊特表示,如今有八家服務器製造商占英特爾服務器芯片業績75%,其中至少一家根本不以販賣服務器為業,只是自製自用,布萊特日前與舊金山市區晚間和記者餐敘時提到,“ Google 在其中約莫排名第五。”
沒錯, Google 可能是世界第五大服務器製造商。
十多年前, Google 開始自行設計機器,興建網絡帝國所需的大型數據中心,希望快速擴張時,能節省電力與成本,而這隻是 Google 與惠普、戴爾、IBM等傳統服務器業者做出的初步區隔。布萊特指出,其他企業如今多直接向亞洲的原始設計製造商(ODM)購買機器,希望用相同方式削減成本,Facebook即為一例,且據一家大型ODM前員工所言,亞馬遜商城亦然。
換言之,各家大型服務器採購商都不再與知名中介商合作,這些ODM亦同時為惠普、戴爾等廠商生產機器。
布萊特並未言明八大客戶名單,但確實提到廣達、超威等ODM“逐漸茁壯為原始設備的製造商(OEM)”,直接販賣服務器給採購商;她另提及緯創在美國新設立的分公司Wiwynn,就是為了直接向美國買方販賣服務器。
她也指出,華為等在中國的新服務器製造商,對全球市場影響力日增。
2008年,布萊特離開英特爾服務器部門,轉任該公司CIO(首席信息官),但今年元月又以副總裁兼總經理的身份,再度領導該部門,可是環境已截然不同。
首先,部門名稱已變,服務器部門已轉型為數據中心與串聯繫統部門,業務不僅包括服務器芯片,亦涵蓋儲存與網絡硬件,不過最大差異在於,惠普、戴爾、IBM已不再是主流力量。
對於布萊特的服務器市場觀點,戴爾與IBM並未立即回應,可是惠普一位發言人表示,她的論點與研究公司IDC最新市場數據不符,依後者統計,惠普、戴爾、IBM的市占率總和仍達73.9%,只比2008年的78.2%微幅下滑。
不過IDC、Gartner等研究單位未必最瞭解ODM直接業績,更不熟悉 Google 相當機密的硬件作業,而這塊隱藏市場愈來愈重要,許多大型網站均已不再與惠普、戴爾合作,而這些網絡公司都提供大型雲端服務,協助其他企業不需購買服務器也能運作。
隨著市場變遷,惠普、戴爾、IBM也在轉型,例如戴爾成立新事業部門,專門為大型網站客制服務器,這些企業如今也提供雲端服務,但趨勢已時不我予。
Google 如今自詡為全球一大硬件製造商,布萊特的言論也証實 Google 多麼龐大,至於與英特爾的關係, Google 發言人僅表示,“我們與多家廠商合作,生產數據中心所需設備”,但 Google 直接向英特爾採購,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而且採購量極高。
今年夏天, Google 主管烏斯‧霍爾茨(Urs Hölzle)表示,該公司散佈於世界各地的數據中心裡,幾乎所有服務器皆自行設計,雖然他不願談論設備生產地點,該公司似乎與亞洲及各地製造商簽約,不僅提供服務器設計圖,也提供自英特爾等零組件供貨商購得的芯片及其他硬件。
布萊特於八月表示,眾多網絡公司里,只有 Google 向英特爾購買芯片,但Facebook亦自行設計服務器,一項熟悉Facebook運作的消息來源指出,該公司同樣直接向英特爾採購。
不過消息來源亦提到,Facebook採用“實時採購模式”,故並未實際取得與存放芯片,等到廣達、緯創等製造商要代工生產時,英特爾再直接將Facebook所需芯片送達。
換言之,Facebook不必興建倉庫,儲存大量不想要的舊芯片,出現需求時再購買即可。
無論如何,Facebook也與大趨勢相同,斬斷與惠普、戴爾的關係,甚至公開服務器設計圖,希望他人向ODM購買類似設備,進一步以量制價。
從Facebook經驗可見,網絡公司與ODM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Facebook與ODM及其他硬件廠商合作設計服務器,由前者直接向英特爾洽詢購買芯片,但生產完全交給ODM負責,如此一來,究竟誰是服務器製造商?
儘管布萊特並未排列英特爾各大服務器芯片客戶規模,但據揣測,廣達應名列前茅,一位 Google 前工程師表示,廣達過去曾與 Google 合作,生產客制化網絡設備;Facebook則很坦承與廣達的關係;廣達本身則販賣服務器、儲存設備、網絡交換器給多家網絡公司,與一名廣達前員工所言吻合。
網絡大型企業向來鮮少透露設備來源, Google 、亞馬遜等企業認為,硬件事業是競爭優勢,不能讓對手得知,但布萊特提供許多幕後消息,而且有件事很確定,惠普、戴爾、IBM聲勢已不若以往。
本文轉自連線中文版。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