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 高山症要命 三高患者高風險

[複製連結] 查看: 585|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do310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5-9-22 22:37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登山並非老少咸宜,若有心、肺、血管疾病的人,沒做準備就貿然上山,小心高山症喪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高偉峰表示,山上缺氧易引發腦水腫等致命危機。

「愈來愈多退休民眾想爬山看美景。」高偉峰表示,北醫今年九月開設高山症諮詢門診,求診者六成是五十歲以上的三高慢性病患,其中以高血壓最多。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高血壓及高血脂患者,攀爬一千五百公尺以上高山,血壓雖不會明顯變化,但待在山上的時間愈久,血壓逐漸飆升。一旦登上需耗時兩周以上的山嶺,可能會增加死亡風險。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高山症狀及處置 圖/聯合報提供

除高血壓患者不適合「隨意」登山,美國疾病管制署在今年發行的旅遊者健康黃皮書中,也建議心絞痛、氣喘、肺動脈高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接受近視手術的人,登山易增疾病惡化風險。

高偉峰表示,台灣每月都有民眾因高山症受困,每年都會發生死亡案例。為預防高山症,不少人登山前狂做重量訓練,或曾發生高山症被治癒,就認為不會再得,這些都是常見迷思。

高偉峰解釋,強健體魄雖有利爬山,但高山症是基因所致,科學家至今仍未找出致病基因,因此要預防高山症,行前不妨先爬小山測試,合歡山高度就相當適合民眾測試。

台北馬偕家庭醫學科主任黃偉新表示,通常高山症的發生時間較慢,須經歷一天才可能發生。一旦發生,「降低高度」是最正確的處置方式,若繼續待在相同高度休息、睡覺,只會讓病情惡化。

資料來源:udn聯合新聞

※ 注意事項:

本文原刊登於udn聯合新聞網,健行筆記僅為資訊分享之平台,請網友依自身狀況謹慎參考內容,健行筆記不負相關醫療或傷害責任,若身體不適,請盡速尋求專業醫療資源的協助,切莫因等待或延誤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免責聲明】
--此為網路摘錄文章,好文純分享非營利如有不妥敬請告知,將立即撤下相關圖文!--
出處健行筆記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4碎鑽 +1 幫助 +4 收起 理由
tim123432143 + 1 + 1 非常讃
my543 + 1 好內容,老衲來為這篇文章開開光.
goba + 1 偶像,看完你的內容,讓我找到了活著的意義.
sw0801 + 1 好內容,老衲來為這篇文章開開光.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