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技] 全球進入8級地震活動高發期

[複製連結] 查看: 258|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leepless-man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5-4-27 11:3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板塊交界“孕育”地震帶

尼泊爾8.1級地震雖然成因複雜,但從宏觀上,尼泊爾發生強震的主要原因顯而易見,因為該國正位於全球著名的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

地球最上層包括地殼在內的約100千米範圍的岩石圈並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連在一起的蛋殼。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層稱為板塊,它們各自在上地幔內的軟流層上“漂浮”移動,有的板塊會俯衝到地幔內數百千米深的地方。

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佈的地帶。若把世界地震的分佈情況與全球板塊的分佈相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兩者非常吻合。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這明,板塊運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全球共有6大板塊,其中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區,便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所在地。這一地震帶從印度尼西亞經緬甸到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區,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區,其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釋放總能量的24%。

雖然尼泊爾地震的后果一時難以厘清,但參看這一地震帶上的其他震災可窺端倪。伊朗全境基本位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2003年12月,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巴姆地區發生6.3級地震,造成約2.5萬人死亡。2004年12月,印尼蘇門答臘附近海域發生的8.7級地震,引發大海嘯,人員死亡超過20萬人。而該地震就發生在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一個名為“安達曼弧”的構造帶上。

當然,並非每次強震都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這與震源深度、地震時人們的作息狀態和震區房屋抗震性能相關。此外也應看到,地震活動是正常現象,地震造成的破壞是局部性的,不必過於恐慌。據地震學家統計,地球每年發生五百多萬次地震,每天發生上萬次。不過,震級為8級左右的地震,全球每年僅出現一兩次。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