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心靈禪修書:認識生活

[複製連結] 查看: 29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696569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3-4 07:41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生活篇

  犯錯是平凡的,寬恕是一種超凡。

  寬恕,是人類的一種美德。寬恕的本身,除了減輕對方的痛苦之外,事實上,是在升華自己。因為,當我們寬恕別人的時候,我們反而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假如我們看別人不順眼,對別人的行為不滿意,痛苦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一般人說"我恨你"。但是你恨對方,對方也許並不知情。因為不知情,他也不會少一塊肉,或有任何損失,反倒是自己的內心,因為有"恨"而一刻不得平靜,痛苦不已。因此,我們要了解,"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行為。

  唯有懂得寬恕別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佛陀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的快樂,是希望從別人身上去獲得,那會比一個乞丐沿門托缽還更痛苦。"快樂不是別人可以給我們的,而是要由我們自己來解脫,自己來超越。想要得到快樂,就不要太"過敏"。太過敏的人,對周遭的一切都太在意了,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條繩子綁住自己一樣,真是自找麻煩。佛陀告誡弟子們:"比丘常帶三分呆。"就是訓誡弟子們要大智若愚。假如,自己覺得修養沒那麼好,沒辦法輕易寬恕別人,有一個辦法,就是看到不喜歡的人就遠離,不要跟他親近。"遠離惡緣"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自己無法自主時,就要先斷惡緣。因此,快樂是從寬恕別人中來,寬恕是升華自己的本源,兩者相輔相成,若能如實地運用在生活當中,那麼,便能與佛法相應而不悖離了。

  認識生活

  達摩祖師到中國傳法,數年後,准備回天竺國。臨行前,他對弟子們說:"你們跟我學了這麼多年,總該有些心得吧?大家說說吧!"

  道副首先說:"我的見解是,不執文字,不離文字。將文字作為悟道的工具。"

  達摩祖師說:"你得到了我的皮。"

  尼總持接著說:"我的見解是,就像念佛的人,必須升起信心的時候,一念就往生到了東方阿閃佛國。一見就不再見了。"

  達摩祖師說:"你得到了我的肉。"

  道育說:"我的見解是,四大本來空,五蘊亦非有,所以無一法可得。"

  達摩祖師說:"你得到了我的骨。"

  最後輪到慧可,他什麼話也不說,走到祖師前禮拜祖師,然後回到原來的地方。

  達摩祖師說:"你得到了我的髓。"

  接著,達摩祖師告訴慧可,"從前,佛祖將正宗禪法傳給了迦葉大士。後來一直輾轉傳承,傳到了我這裡。今天我就將它傳給你,你要好好愛護保持。我還要授給你袈裟和傳法信物。"

  然後對大家說:"你們剛才自己的表述,已經看出你們修煉的程度。你們心裡也一定明白。"

  生活之禪在於生活。我們無需鑽研經典,也可從生活的各種瑣碎事物當中留意觀察而得到禪機。

  我們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許多道理、人生哲學、規律和技巧,其實從小都知道,卻為何有些事情總是在年齡逐漸上升的時候才會真正地"感悟和理解"呢?許多事情,我們曾經以為懂了,明白了,事實上歲月卻一而再地告訴我們,我們當初是錯的。

  女孩子由於天生是掌上明珠,因此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管教比較嚴格,許多情況下都會乖巧地尊奉父母的各種安排和教導。曾經我們聽父母的話不能早戀,長大後卻後悔莫及:人生之戀情就是在我們最青春爛漫的青少年時期啊!我們的長輩,自小就會教導我們各種為人處事的道理,我們開始的時候攝於一種"傳統的權威感"而遵循,卻不知道其中的含義,只盲目地遵循罷了。比如,我們自小都懂得的許多的禮貌:見到長輩我們要稱呼其尊稱。然而,我們雖然"知道"這樣的尊稱是必須的,這是父母的教導,是一種對長輩的尊重。可是事實上,我們自小其實很多時候都不知道,為什麼他比我年長一些,我們就要尊重他呢?難道年小就一定要尊長年老的嗎?為什麼呢?為什麼呢?我們多問自己幾句,我們就會慢慢發現,其實我們根本不懂這個禮貌為什麼而存在。有疑問,才會有追求答案的努力。人生本身就是由這麼多的疑問組成。禪宗本身就是一種疑問:什麼是禪宗?怎麼修習禪宗?怎麼悟?怎麼活得禪機?這樣的問題,我們從生活中觀察,可以得到許多許多我們曾經自以為知道而又被我們顛覆的答案。

所以,認識"生活"是很重要的一道修禪方法,也可以說是我們要活的一種淡然的、快樂的、無憂的生活方式和態度的一種方法。我們人類生活中,整個世界都是由各種語言體系來解釋。我們認識世界,人類為了傳承經驗,是無法避開"語言--即文字"的這個體系的。而我們人類-語言體系-真實世界,是這樣的三重關系,也就是說,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真實情況,是隔著一層"語言體系"的。可是,我們的語言體系真的是可以完全解釋世界和傳承經驗嗎?

  我們許多人都知道"人定勝天"的道理。但是許多人只知道其中的字面含義:人是一定可以勝天的。可是,我們知道,尤其是我們中國人,對於文字的把握,是具備非常高深內涵的。我們務必要對這個"人定勝天"的內涵,從這個詞的曆史背景等各種因素中挖掘出來他們真實的含義,再結合我們的經驗,我們方可說,"我們知道了人定勝天"的意思了。我有我的理解,我也有我的經驗,你的理解和經驗也會跟我的如此: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戰勝天呢?天要下雨,我們無法戰勝它。天要讓我們在某一件事情上失敗,我們也無法戰勝天。天就是我們的人生的所謂的"命運",我們是不可能戰勝命運的。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我的理解就是:所謂人定勝天,並非人一定可以戰勝天,而是人一旦淡定之後方可真正的戰勝天。為什麼這樣說呢?人淡定,才可以戰勝我們的命運。--也就是說,當我們淡然的對待我們的人生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安定",而一旦我們人可以"安定"的時候,命運對我們而言又有何意義呢?戰敗敵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將敵人"消失"。

  所以,當我們說,"人定勝天"的時候,我們不能只限制於"人定勝天"的四個字,而是要將之生活化,將之自我化,讓我們的心靈真正的去觀察我們的生活,然後再通過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去理解什麼是真正的"人定勝天"了。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真正的"認識生活"呢?其實挺簡單的,首先我們都知道,文字本身也是由某個人或某群人創造,他們創造文字的時候難道就對世界完全理解了嗎?他們創造文字的時候又是通過什麼來"知道"這個世界的呢?是的,就是"觀察"。我們也一樣,我們可以借助文字來"觀察"這個世界,但是我們除了文字,還可以通過眼睛、耳朵、感受等各方面來觀察這個世界。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