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諸子百家(一)

[複製連結] 查看: 31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jason008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6 00:0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諸子”,是指中國先秦時期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列子、韓非子、商鞅、申不害、許行、告子、楊子、公孫龍子、惠子、孫武、孫臏、張儀、蘇秦、田駢、慎子、尹文、鄒衍、呂不韋等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别的總稱。春秋後期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墨家等不同學派,而至戰國中期,許多學派紛呈,眾多學說豐富多彩,爲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中國術語上把這一時期稱爲‘諸子百家’或者‘百家爭鳴’時期。

  關於諸子百家的起源,在《漢書·藝文志》中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在當時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學者們便周游列國,爲諸侯出謀劃策,直到戰國時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關於何如將諸子百家派别分類,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乃論六家之要指曰: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爲治者也”隻列擧了六家。在《漢書·藝文志》中劉歆將諸子略分爲十家,即: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横、雜、農、小說。除去小說家不談,所以稱"九流十家"。

  由於諸子百家在當時主要是爲國君提供政治方略而產生的,所以說諸子百家是各種政治學派的總稱。在政治上,儒家主張以德化民;道家主張無爲而治;法家主張信賞必罰;墨家主張兼愛尚同;名家主張去尊偃兵。漢代以後,墨家和名家成爲絕學,農家獨立成一門技術性學科,陰陽家演化爲神祕的方術。對後世政治產生影響的隻有儒、道、法三家。

詞語解釋
諸子百家

  解釋:原指孔、孟之外的,先秦至漢初的各種學術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學說。後亦借指各個知識領域(諸子:舊指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百家:泛稱春秋戰國時的各種學派。)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指各種學術流派。   

  例子:王西彥《古屋》第五部:“我們決不拘泥統屬,我們隻以會全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的--不管它是三教九流,~。”

“百家”表明當時思想家較多,但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莊子、列子、韓非子、商鞅、申不害、許行、告子、楊子、公孫龍子、惠子、孫武、孫臏、張儀、蘇秦、田駢、慎子、尹文、鄒衍、晏子、呂不韋、管子等。

  春秋時代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學者們便周游列國,爲諸侯出謀劃策,到戰國時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傳統上關於百家的劃分,最早源於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他在《論六家要旨》中,將百家首次劃分爲:“陰陽、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後來,劉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馬談劃分的基礎上,增“縱横、雜、農、小說”等爲十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襲劉歆,並認爲:“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後來,人們去“小說家”,將剩下的九家稱爲“九流”。

  自此,中國古代學術界都依從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呂思勉在《先秦學術概論》一書中再增“兵、醫”,認爲:“故論先秦學術,實可分爲陰陽、儒、墨、名、法、道、縱横、雜、農、小說、兵、醫十二家也。”

  諸子百家簡述諸子百家中,儒家創始人孔子因繼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統,在諸子百家中脱穎而出。以致儒家學說不僅在諸子百家中地位顯著,而且還成爲傳統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對中民民族精神形成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可以說,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儒家學說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精華,也是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它已滲透傳統文化的每一根毛細血管之中,極大地影響着中國文化的每一個領域。凡是從中國土壤里產生的學說思想、宗教派别,甚至是外來文化、外來宗教,都不能避免帶上儒家文化的痕蹟。於今而言,猶不止此。儒家思想亦對世界文化還產生了永久的影響(我們知道,日本和“四小龍”推崇儒學也是在它們已實現或者基本現代化後,爲解決現代化所帶來的信仰危機、道德滑坡問題而采取的補偏救弊措施。所謂“東南亞文化圈”,基本上就是以儒學爲主體的文化構成模式。它有力地推動了東南亞的社會文明與進步。隨着歷史的發展,儒家倫理正在進入西方國家)。 關於對諸子百家的派别歸類,司馬談列擧了六家,“乃論六家之要指曰: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爲治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藝文志》中的劉歆《七略》的諸子略分爲十家: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横、雜、農、小說。除去小說家不談,所以稱“九流十家”。   

  諸子所以說是政治學派的總稱,是因爲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爲國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張以德化民;道家主張無爲而治;法家主張信賞必罰;墨家主張兼愛尚同;名家主張去尊偃兵。漢代以後,墨家和名家成爲絕學,農家獨立成一門技術性學科,陰陽家演化爲神祕的方術。因此對後來大一統王朝政治產生影響的隻有儒、道、法。   

  諸子百家的許多思想給後代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辯證法;墨家的科學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軍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閃爍光芒。便是那“詭辯”的名家,也開創了中國哲學史上的邏輯學領域。我們可以、也應該鑒借儒家的剛健有爲精神,來激勵自己發憤圖強;鑒借儒家的公忠爲國精神,來培育自己的愛國情懷;鑒借儒家的“以義制利”精神,來啟示自己正確對待物質利益,鑒借儒家的仁愛精神,來培育自己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鑒借儒家的氣節觀念,來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強的獨立人格;也鑒借墨家的“兼愛”、“尚賢”、“節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廢私立公”等等思想。  

資訊來源: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84905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4碎鑽 +3 經驗 +1 幫助 +4 收起 理由
rahula + 1 + 1 非常讃
ggyy77880 + 1
xorry + 1 + 1 + 1 很給力!
lcctno + 1 + 1 非常讚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