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什麼是地衣?

[複製連結] 查看: 261|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jason008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5 01:2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iamjason008 於 2014-2-25 09:13 編輯

地衣,是一群非常奇特的生物體,也是地球上十分古老的一群生物。它們具有許多種的顏色、許多樣式的外形,以及特殊的內部構造。長久以來,在豐富又多樣的地球生態寶庫裏,也占著一定的重要地位。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只是地衣類生物多樣的外觀而已,生物學家稱之為地衣原葉體,簡稱做地衣。
在大自然的角落裏,生命其實是無所不在的。即便是山野間冷漠的岩石表面或樹幹上,舉目可見,或黃綠色、或灰涼色、或白色、或楬色、或橘紅色持的斑塊,或那些被覆與懸掛的莖狀物與葉狀體;都是構造複雜的生命體,總稱之為地衣 (Lichen)。
地衣,在過去的時空裏,人們總以為它與一般的植物一樣,也是單純的生命系統而已;直到 19 世紀中葉,植物學家們根據它們的解剖構造,才發現它們原來是真菌菌絲與藻類細胞兩類生物共生在一起的複合生命體。而且,每一種地衣都有它特定的形態、構造與生長習性;因此,植物學家們便將它們當作一個獨立的分類群來看待。
在分離培養的實驗裏,地衣體內的藻類細胞不但可以獨立生活與繁衍,回歸自然環境中亦能維持正長的生育;真菌則只能藉著培養基質存活,而且不能相互纏結回復成其原始的地衣形態,也不能在自然環境中獨立生存。植物學家也特別將地衣體內的這些真菌歸類成一獨立的分類群--地衣化真菌。
地衣的主體通稱為地衣原葉體 (Lichen thallus),將其作橫切面切片觀察,可以看到大多數地衣內部的真菌與藻類都有層次的分野,屬於異層地衣 (Fig-),有些地衣原葉體內部的真菌和藻類則是混生一起的,屬於同層地衣(Fig-)通常從它們的外部的形態,一般可以簡略地將它們分成三個類別:即葉狀地衣 (foliose lichen)、莖狀地衣 (fruticose licehen)、以及殼狀地衣 (crustose lichen)。
殼狀衣原葉體
最美麗的殼狀地圖衣
葉狀地衣 (foliose lichen)
地衣原葉體多是扁平的片狀,而一些屬的葉狀地衣,在遇到水以後,刖會膨脹成膠凍狀,邊緣多作不規則叉狀分岐,少數為波浪狀緣;全體近圓形或呈不規則狀擴展,大小差異極大。內部構造是背腹型的 (dorsiventral),下皮屬組織完整或少數缺如。下表面常有各種的附屬構造如絨毛、假根、臍等,地衣原葉體可藉以附著於基質上。如兜衣屬 (Lobaria) 爪衣屬 (Peltigera)。
  • 地卷屬、爪衣屬 (Pelticgera Pers)
    地衣原葉體葉狀,中至大型,上表面常生有粉芽、裂芽或癭,下表面無皮層,著生有束狀的假根與呈脈紋狀分佈的絨毛。子囊盤不具果托型的邊緣,似指狀或長的狗鼻狀,著生原葉體裂片先端的上表面,少數則直接著生於邊緣;子囊盤呈紅褐色至黑褐色,常具有鋸齒狀的托緣。子內含孢子6-8個;孢子無色至黃褐色,長針型或紡綞型,常呈彎曲狀,成熟後為多胞型。分生孢子側生。
  • 肺衣屬、兜衣屬 (Lobaria Schreb.)
    地衣原葉體葉狀、大型,邊緣不規則的叉狀分岐;上表面平或具網狀凹凸,下表面著生假根與絨毛;絨毛或遍佈原葉體下表面全面,或僅著生於原葉體下表面的中央部位,或沿著原葉體下表面網狀溝中分佈。杯點與假杯點缺如。子囊盤杯狀或圓盤狀,有柄或缺如。子囊棍棒狀,內含孢子 8 個;孢子無色,紡綞狀或針狀,成熟后常為4胞型。分生孢子器埋於地衣原葉體的疣狀突內,分生孢子桿狀。

莖狀地衣 (frutocose lichen)
整體外型通常呈直立的灌叢狀,或呈懸垂的絲狀,基部直接與基質相連,或只是以附著器 (hapteron) 固著在基質上。原葉體具有多數分枝,各分枝形態變異大,可由圓柱狀乃至扁平的條狀或寬扇形。
儘管外部形態變異大,莖狀地衣的內部構造卻是一致的。由莖狀地衣分枝的橫切面(圖),顯示內部構造均呈現輻射狀,皮層、藻層、髓層都排列成圓環狀,中央部分則為軟質中軸;此外,如樹花屬 (Ramalina) 的原葉體,其皮層內還有一層內皮層的纖維狀組織。如菘蘿屬 (Usnea)、石蕊屬 (Cladonia)。
  • 菘蘿屬 (Usnea Wigg.)
    地衣原葉體為細絲狀或灌叢狀,懸垂或直立,基部以附著器固著于基質上。分枝形態變化大,有假軸型、二叉型、絲狀,橫切面以色素有無沈澱則可分正常型、紅髓型和紅皮型;分枝表面常有纖毛、環裂、粉芽、假點、乳狀突、疣狀突及孔穴等。中軸軟骨質,具彈性。子囊盤側生或近頂生於分枝上,茶漬型,邊緣常有緣毛,盤面黃褐色或紅褐色並被有白色粉霜;側絲具分岐;子囊棍棒狀,內含8個孢子;孢子無色,卵圓形或橢圓形。分生孢子器內生型或呈乳狀突起。
  • 石蕊屬 (Cladonia Hill)
    地衣原葉體分初生體與次生體兩型,初生原葉體為殼狀至鱗葉狀,宿存或早衰而早期即消失。次生原葉體為果柄由初生原葉體上生出,殆直立,圓柱狀,中空、單一或具分岐,表面有穿孔或否,有時著生有小鱗葉;頂端尖或鈍。子囊盤盤狀,頂生於果柄或邊緣,呈紅色或程度不一的褐色,子囊圓筒狀,內含孢子8個;孢子無色,卵圓形至紡綞形。分生孢子器著生於初生原葉體鱗葉上,或著生於次生原葉體果柄上。

殼狀地衣 (crustose lichen)
殼狀地衣因為其原葉體內部分化程度的不同,通常可以分成三個等級。低等的殼狀地衣缺乏內部組識的分化,原葉體多是深入基質內生長的,僅能就基質表面著生的子囊果,或基質表面的色塊來判斷地衣的存在。
具有明顯分化的殼狀地衣,其原葉體內部往往具有上皮層、藻層和髓層的分野。比較高級的殼狀地衣,其原葉體常呈圓形,中央呈龜裂狀或顆粒狀的硬殼,周緣則分裂成放射狀的裂解,緊密或疏鬆地固著在基質上。如地圖衣屬 (Rhizocarpon) 地圖衣屬 (Rhizocarpon Lam.)。
地衣原葉體殼狀,皮層缺如,以下表面髓層的菌絲或下地衣體固著於基質上。原葉體,中央龜裂狀,周緣則分裂呈放射狀裂解。子囊盤網衣型,埋於基質內或貼生於基質上,側絲具分岐、粘著性,子囊內有孢子1-8個,孢子無色到褐色,大型,常為多細胞型。分生孢子器埋於地衣原葉體中,分生孢子針狀。


資訊來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站/典藏資源/菌類學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4碎鑽 +4 幫助 +5 收起 理由
sheila_utk + 2 + 2 讚一個!
ggyy77880 + 1
lcctno + 1 + 1 非常讚
tengbest + 1 + 1 非常讚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