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人造雨

[複製連結] 查看: 168|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jason008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0 19:3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在對流層裡,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下降,因此形成雲所在的高度越高則溫度愈低,高度愈低則溫度越高。雲的溫度高於0℃時稱為暖雲,低於0℃時稱為冷雲。在暖雲裡,小水滴經由碰撞與合併過程,變成大水滴,終至克服雲內浮力而掉離雲底,成為地面上的降雨。同樣的,在冷雲中,冰晶成長至能克服雲內浮力時而掉離雲底,在降落過程中經過0℃高度時,融解為水滴,亦成為地面上降雨。當雲內水滴太小或缺乏冰晶而無法降雨時,我們利用人工方法去產生冰晶或使小水滴長大,促使其產生降雨現象,稱為人造雨。暖雲造雨方法很多,如在雲中噴灑水滴、吸濕性藥粉與液體(氯化鈉)等,透過碰撞與合併過程使水滴成長,終至降落成雨。冷雲造雨方法亦多,但最常使用乾冰或碘化銀,此主要乃因為乾冰溫度為-78℃,在缺乏冰晶的冷雲內,撒播乾冰使其溫度驟降,因而不必藉助冰晶核的情況下,將過冷水滴轉變成冰晶,透過冰晶成長過程終至成雨。碘化銀為非常有效的冰晶核,在冷雲內缺乏冰晶的情況下加入碘化銀充當冰晶核,可促使-5℃以下的水滴凝固為冰晶,再藉由水滴與冰晶共存時的冰晶成長過程而形成降雨。

人造雨理論基礎為在雲中撒播人工之雲種,使降雨機會及降雨量增加。所以應選擇適當之氣象條件,撒播人造冰晶核至雲中,加強結核效率,促使降雨發生,一般可分為地面造雨與空中造雨兩種方法。

(1)地面造雨法

利用地面造雨器(圖 1)燃燒碘化銀溶液,使碘化銀煙粒隨熱氣飄升達高空以充當冰晶核。當碘化銀煙粒上達雲內過冷水滴層,可使過冷水滴凝固為冰晶,經由冰晶成長過程,終至掉落成雨。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空中造雨法

利用飛機(圖 2)在雲中撒播碘化銀或乾冰雲種,由於撒播之雲種可精確被送達足夠低溫之雲中,故一般造雨效果比地面造雨法為佳。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資訊來源: 中央氣象局/常識/氣象百科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