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複製連結] 查看: 18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jason008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0 19:1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霧是由一種肉眼不易分辨,極細微而密集的水滴所組成,它是懸浮於近地面的空氣中。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有霧時水平方向之能見度必須不足一公里。


通常人們對霧和雲的區別不太清楚,以最通俗的比喻,雲是出現在天空,而霧是發生在近地面,所以霧也可以說是地面上的雲了。不過它的成因和雲不一樣。


霧的形成因素相當複雜,依其成因大致可分為輻射霧、平流霧、鋒面霧、蒸氣霧、上坡霧等。在台灣來說,以輻射霧及平流霧最為常見,在冬春季發生的機會最多。


輻射霧大都發生在冬天,晴朗無雲的夜晚,當風很微弱,地面空氣相當穩定,且含有充分水氣時,由於地面迅速之散熱作用,使低空中之水氣冷卻而凝結成小水滴,浮游於近地面空氣中而造成。這種霧通常等到太陽出來後,地面溫度逐漸回升,使空氣又回復到未飽和狀態時,霧即開始消散。一般人都以為輻射霧是晴天的預兆,其實就是因為晴天,才有輻射霧,霧散了當然依舊是好天氣。


平流霧的形成和空氣水平方向之流動有關,當暖濕空氣流經較冷之海面或陸地時,其低層空氣因遇冷而凝結形成霧。只要風向和風速適宜,一經成霧,往往能持續一段相當長時間,除非風停止,或風向轉變,使暖濕空氣來源中斷,霧才會消散。


鋒面霧是發生在鋒面附近,當冷空氣位於近地面之低空,而自雲端下降之遇冷凝結而成霧。


平流和輻射兩種物理過程亦可相輔相成,造成所謂之平流輻射霧。在冬末春初,台灣西部,當日間受海風影響,暖濕空氣由海面流入(此即平流作用),到入夜以後,因輻射冷卻,很容易產生此種平流輻射霧,當此種霧發生時,往往會使能見度降低到一百公尺以內,對交通安全危害甚大。在高速公路沿線,如林口、三義一帶容易出現濃霧,初步探究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由於平流輻射作用所引起,另一是因其所處地勢較高(屬台地),由於地形關係,在山窪處當有低雲移入時,即變成霧,實際上是我們在平地上所常見,浮游在山腰間的雲。




資訊來源: 中央氣象局/常識/氣象百科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