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羅馬時代有一傳說,一戶人家的佣人,在廚房不小心打破一瓶油,驚嚇的他嘗試用手把油再搯回去。
x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當時做飯都是燒木柴或麥梗,地板上的灰屑,也一起被佣人的手搯收起來。
 事後,佣人到井邊洗手,發現雙手去污神速。這個小錯誤卻意外的促成肥皂的誕生。
 
 原來,油加上草木灰中的鹼成分,具有去污功能。一般人都不喜歡手滑膩膩的,會想盡辦法「去掉」油。
 但是若在油中「添加」鹼的成分,反而會讓「油」變成「去油」的額外功能。
 
 這故事開展出一個啟示,有時候「不減不去」以逆向使用「添加」的方式,反而會讓一件事,多出了四面八方向的發展空間。
 
 放眼目前職場的糾結,上司執意要「去掉」不順眼的下屬,這種案例何其多。
 
 美國一家知名汽車公司,因一位高階主管的錯誤判斷,虧了1,000萬美元。高階主管引咎辭職,
 總裁說:「我才剛剛花了1,000萬美元訓練你,怎麼可以輕易讓你走?」就人性與榮譽心來看,這位主管接下來應該會更拚命為公司效命吧。
 
 另一則故事也是發生在美國。
 
 一位總裁巡視公司,發現一位員工,坐在窗戶前發呆很久。
 總裁詢問總經理原因,總經理回報說:「我們公司八~九成的創意,都是這位員工在窗前發呆時想出來的」。
 
 職場犯錯,一定不可原諒嗎?
 
 上班發呆,一定效益不彰嗎?
 
 相處不順的人,就一定得「去掉」或發落邊疆地帶嗎?
 
 主管看不順眼的人,就等同對公司毫無貢獻嗎?
 
 對人而言,什麼價值標準才是權衡他現階段表現的一把尺呢?
 
 是主管的個人喜好,還是數字效益,或是其他向度的貢獻?
 
 你知道狗與貓,永遠作不了朋友的關鍵嗎?
 
 因為狗高興時會張大眼睛,生氣時會瞇起眼睛。
 
 貓恰恰與狗相反,瞇眼時,代表喜悅,圓睜著眼十足表示不滿。
 
 狗與貓永遠站在自己角度,解讀對方,敵對對手。
 
 【人】應該略作改變,嘗試「去掉」敵意,「添加」善意,讓對方的一扇窗成為自己的一面鏡。
 | 
 評分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