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生是個沒落的貴族子弟。有個捉鱉的人欠了他的債不能償還,就以鱉抵債。一天,那個人獻給他一隻大鱉。馮生見牠形狀奇特就放了牠。一天,他從女婿家回來,走到恒河畔時,天色已近黃昏。這時,他見一個醉漢後面跟著兩三個隨從,正一顛一跛地走來。醉漢遠遠看見馮生就問:“什麼人?” 馮生隨便答道:“行路人。”醉漢生氣地說:“難道沒有姓名,為什麼只說是行路人?”
馮生因為急著趕路,對他的話置之不理,直走過去。這樣一來,那醉漢更生氣了,抓住他的袖子不讓他走。馮生很不耐煩,但甩不掉,就反問一句:“你叫什麼名字?”
醉漢喃喃回答說:“我是從前的南都令尹,你想怎麼樣?”
馮生說:“世間那有這樣的令尹,真是辱沒了世界。幸虧是從前的令尹,如果是現在的令尹,那不得把行人都殺光嗎?”
醉漢非常憤怒,打算對馮生動武。
馮生大聲說:“我馮某人不是好惹的!”
醉漢聽了,竟變怒為喜,跌跌撞撞地下拜說:“你是我的恩人,剛才冒犯你了,請不要怪罪!”他叫隨從先回去準備酒菜。馮生推辭不得。兩個人握著手走了幾里路,才到一座小村子。走進去,只見房屋華麗漂亮,好像是富貴人家。醉漢的酒漸漸醒了,馮生問他的姓名。他說:“說出來你不要吃驚,我是本地的八大王。剛才西山的青童請我去喝酒,不覺過量了,冒犯了你,實在慚愧。”馮生知道他是妖怪,但他的情感和言詞都很誠實,也就不害怕了。一會兒,八大王擺設了豐盛的筵席,催馮生坐下來痛飲。八大王最豪爽,連飲了幾杯。馮生擔心他又喝醉了,再次糾纏騷擾,便假裝喝醉了,請求去睡覺。八大王已明白他的意思,笑著說:“你莫不是怕我癲狂?請你不要畏懼。說喝醉了酒的人沒有德行,不記得隔夜的事情,這是騙人的。酒徒不講德行,故意沖犯的十個中就有九個。我不會把無賴的行為加在長輩身上,你就放心地喝吧。”馮生又坐下,勸道:“你既然自己知道,為什麼不改一下你的行為呢?”
八大王說:“我擔任令尹時,天天喝得酩酊大醉。自從觸怒了天帝,被貶回這個島,我發誓要痛改前非,不走老路。現在衰老得快要死了,加上又窮困潦倒,所以舊態復發。你的教誨我敬領了。”
兩人傾心交談之際,遠方的鐘聲響了。八大王站起來,抓住馮生的手臂說:“我藏有一件東西,可以稍微報你的恩情。這東西不能長期佩戴,如願以後,再還給我。”說完,八大王從口裏吐出只有一寸多高的小人,用手爪掐馮生的手臂,馮生痛得像皮膚裂開了一樣。八大王急忙把小人按在上面,一鬆手那小人已進到皮膚裏,指甲的痕跡還在,而且慢慢凸起,鼓起一個小肉包。馮生驚問這是什麼東西,八大王卻笑而不答,只是說:“你應該走了。”他送馮出門,自己返回去。馮回頭一看,村舍全都消失了,只有一隻巨鱉,緩慢爬入水中不見了。
馮生驚訝了很久。自從得到鱉的寶貝,他的眼睛變得無比明亮,凡是有珠寶的地方,埋得再深他都可以看見;即使是從來不知道的東西,也可以隨口說出它的名字。
有一次,他從臥室裏挖出幾百串錢。後來有個人要賣房,馮生知道房屋地下有無數黃金,就用重金買下來居住。從此,他變成了富翁,家中奇珍異寶應有盡有。他還得到一面鏡子,背面有突起的鳳紐環兒和水雲湘妃的圖,它的亮光能照到幾百尺遠,鏡子裡鬍鬚和眉毛都可數得清楚。漂亮的女人一照,影子就可留在裏面,磨也磨不掉。假若改換妝梳重照,或者再換一位美人,前面所照的影像就消失掉。當時,肅王府的三公主生長得非常漂亮,馮生久已仰慕她的名字。正巧遇到三公主去遊崆峒山,他就事先到山中藏起來,等待三公主下車時,就用鏡子照了她。回來後,把鏡子放置在書桌上,細細察看。見到美人在鏡中,用手拈巾微笑,嘴角好像要說話,眼波也在流動,馮生十分高興地藏起來。
一年多後,這件事讓他妻子洩露出去,傳到肅王府。肅王大怒,把馮生捉起來,把鏡子追去,擬將馮生斬首。馮生賄賂當道官員,請他們告訴肅王:“大王如果能赦免,天下的最值錢的寶貝不難弄到。若不然,只有死,而對王也沒有什麼益處。”肅王想抄他的家,把他遷到別的地方去。三公主說:“他已經偷看到我的容貌,即使死十次也解脫不了這種玷污,還不如嫁給他。”肅王不允許。三公主生氣,把自己關在房子裏不吃東西。肅王的妃子很憂愁,盡力說服肅王。肅王釋放了馮生,命官員把這個意思向馮生說明。馮生推辭說:“糟糠之妻不下堂,我寧願死掉,也不能從命。肅王如果准我自贖,即使傾家蕩產也可以。”肅王憤怒,又把馮生逮捕起來。王妃把馮生的妻子召進宮中,想把她用毒藥毒死,見到她,馮妻把一個珊瑚鏡臺贈送給王妃,說起話來也很溫和動人。王妃很喜歡她,讓她參見三公主。公主也喜歡她,兩人訂為姊妹,讓人轉告馮生。馮生告訴妻子說:“王侯的女兒,不可以用先來後到論定嫡與庶。”妻子不聽,回到家裏置備聘禮,送進王府。送禮品的有千把人,珍寶玉石之類,王家也不知道它的名字。肅王大喜,釋放馮生回家,把三公主嫁給他。三公主仍然攜帶著鏡子回去。
一天晚上,馮生在睡夢中夢見八大王氣宇軒昂地進來說:“我贈送給你的東西,現在應該還給我了。如果佩戴久了,會耗人精血,損人壽命。”馮生答應馬上奉還,他請八大王留下來作客,八大王辭謝說:“自從聽了你的規勸,我戒酒已經三年了。”說完,就用嘴咬馮生的手臂,馮生痛極了,醒過來一看,那個小肉包已經消失了。從此以後,他又和普通人一樣了。
異史氏說:「醒的時候像人,而醉的時候像鱉,喝酒的人大概就是這樣。可是鱉雖然每天喝酒發瘋,卻不敢忘記恩德,不敢對長輩無禮,鱉不比人好多了嗎?如果是一般酒客那是醒不如人,醉不如鱉啊。古人有龜鑑,用來看人凶吉好壞,當成是鱉鑑也很好。因此寫下『酒人賦』。
賦曰:『有一物焉,陶情適口;飲之則醺醺騰騰,厥名為「酒」。其名最多,為功已久:以宴嘉賓,以速父舅,以促膝而為懽,以合巹而成偶;或以為「釣詩鉤」,又以為「掃愁帚」(1)。故麴生(2)頻來,則騷客之金蘭友;醉鄉深處,則愁人之逋逃藪(3)。糟邱(4)之臺既成,鴟夷(5)之功不朽。齊臣遂能一石(6),學士亦稱五斗(7)。則酒固以人傳,而人或以酒醜(8)。若夫落帽之孟嘉(9),荷鍤之伯倫(10),山公之倒其接(11),彭澤之漉以葛巾(12)。酣眠乎美人之側也(13),或察其無心;濡首於墨汁之中也(14),自以為有神。井底臥乘舩之士(15),槽邊縛珥玉之臣(16)。甚至效鱉囚(17)而玩世,亦猶非害物而不仁。至如雨宵雪夜,月旦花晨,風定塵短,客舊妓新,履舄交錯(18),蘭麝香沉,細批薄抹,低唱淺斟;忽清商(19)兮一奏,則寂若兮無人。雅謔則飛花粲齒,高吟則戛玉敲金。總陶然而大醉,亦魂清而夢真。果爾,即一朝一醉,當亦名教之所不嗔。爾乃嘈雜不韻,俚詞並進;坐起讙譁,呶呶成陣。涓滴忿爭,勢將投刃;伸頸攢眉,引杯若鴆;傾瀋碎觥,拂燈滅燼。綠醑(20)葡萄,狼籍不靳;病葉狂花(21),觴政所禁。如此情懷,不如弗飲。又有酒隔咽喉,間不盈寸;吶吶呢呢,猶譏主吝;坐不言行,飲復不任:酒客無品,於斯為甚。甚有狂藥下,客氣粗;努石棱,磔鬡鬚;袒兩背,躍雙趺(22)。塵濛濛兮滿面,哇浪浪兮沾裾;口狺狺兮亂吠,髮蓬蓬兮若奴。其籲地而呼天也,似李郎之嘔其肝臟(23);其揚手而擲足也,如蘇相之裂於牛車(24)。舌底生蓮者,不能窮其狀;燈前取影者(25),不能為之圖。父母前而受忤,妻子弱而難扶。或以父執之良友,無端而受罵於灌夫。婉言以警,倍益眩瞑。此名「酒凶」,不可救拯。惟有一術,可以解酩。厥術維何?祇須一梃。縶其手足,與斬豕等。止困其臀,勿傷其頂,捶至百餘,豁然頓醒。』」
註:
1.釣詩鉤、掃帚愁,均指酒。謂酒可以釣詩(引發詩興)、掃愁(解除煩愁)。
2,麴生,酒的別稱。
3.逋逃藪,指逃避愁煩者聚集之處。逋逃,本指逃亡罪人。
4.糟丘之台既成︰謂釀造出美酒。糟丘,酒糟堆積而成的小山。
5.鴟夷︰皮製的囊袋,可以盛酒。
6.齊臣遂能一石,齊臣,指淳於髡。齊威王在後宮設宴招待淳於髡,問他能飲多少酒致醉,他說,“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並解說其中的道理,從而諷諫齊王“罷長夜之飲”。
7.學士,此指文人。《世說新語·任誕》載,劉伶飲酒無度,其妻勸止,伶表示要祝鬼神自誓,然後斷酒。其妻便“供酒於神前,請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醒。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使飲酒進肉,隗然已醉。“
8.“則酒”二句:謂酒固然因飲用的名人而傳世,但也有的因飲酒而出醜。以下幾句寫以酒名世的幾個歷史人物。
9.落帽之孟嘉:指晉代孟嘉。嘉為征西將軍桓溫參軍時,曾遇桓溫于酒宴。宴會上,嘉帽被風吹落而不覺,引出一段詩文對答的佳話。
10.荷鍤之伯倫,劉伶,字伯倫,伶縱酒放誕,常乘鹿車,攜酒,使人荷鐵鍬相隨,說“死便埋我”。
11.山公:山簡,字季倫。鎮襄陽時常醉,人歌曰“山公時一醉,逕造高陽池。日暮倒載歸,茗筠無所知。復能乘駿馬,倒著白接。”白接,一種白色的帽子。
12.彭澤之漉以葛巾,彭澤:指陶淵明。。退隱前,任彭澤令。漉以葛巾,以葛巾濾酒。漉,過濾。葛巾,葛布做的頭巾。
13.酣眠乎美人之側︰三國魏著名詩人阮籍,生於魏晉易代之際,為避免司馬氏的迫害,縱酒放誕,蔑棄禮法。《世說新語·任誕》篇載,阮籍鄰人婦貌美,當壚賣酒。籍常到其處飲酒,“醉便眠其婦側。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
14.濡首於墨汁之中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善草書。時人稱之為“草聖”。
性好飲酒,醉後以頭儒水墨中,索筆揮毫,若有神助。
15.井底臥乘舩之士:杜甫,《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知章,即賀知章,嗜酒狂放。前句寫醉中騎馬,似在風浪中的船上,搖來晃去;後句寫醉眼昏花,跌進井裏,就在井底昏睡:極言其醉酒忘形。
16.槽邊縛珥玉之臣:晉代畢卓,常飲酒廢職。鄰人酒釀熟,卓夜至其酒甕間盜飲,被主人捉住捆縛起來;知為畢卓,便釋放了他。而他就甕邊邀主人燕飲,醉而後歸。珥玉,尚書冠上插戴的玉飾。
17.鱉囚:鱉飲、囚飲。以毛席自裹其身,伸頭出飲,飲畢縮回,謂之鱉飲!著械而飲,謂之囚飲。
18.履舄交錯:客人的鞋子縱橫錯雜,形容賓客眾多。
19.忽清商:謂清商樂曲奏起,全座靜聽。清商,清商樂,即清樂,包括清調、平調、瑟調三種曲調。各調所用樂器不盡相同。
20.綠醑:謂恣意濫飲。綠醑葡萄,綠碧的葡萄美酒。不靳,不吝惜。
21病葉:飲酒者稱醉後人眠者為病葉,醉而喧鬧者為狂花,見皇甫松《醉鄉日月》。
22.甚有”六句,寫酒後狂態。狂藥,指酒。客氣粗,謂酒客喝酒過量,呼吸緊促。努石棱,皺眉瞪眼之狀。磔鬡鬚,形容飲至酣處,鬚髮散張之狀。磔,張開。鬡,鬚髮散亂的樣子。袒,裸露。躍雙跌,雙腳亂跳。趺,足。
23.李郎,指李賀,唐代著名詩人。
24.蘇相之裂於牛車:指蘇秦,因主張合縱抗秦,曾佩六國相印。後由燕入齊,被車裂而死。裂於牛車,即車裂,俗稱“五牛分屍”,即將頭及四肢繫於五輛牛車之上,同時分馳,撕裂人的肢體。
25.燈前取影:謂繪畫技藝高超。蘇軾《題吳道子畫後》:“道子畫人物,如以燈取影,送往順來,旁見側出,橫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不差毫末,古今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