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楊照:沒有基測的第一個夏天
2013年12月03日09:12
『天下雜誌』影視中心拍了一部紀錄片,片名叫做『沒有基測的第一個夏天』,片中紀錄了六個今年升上九年級的孩子,看看實施「十二年國教」究竟對他們的生活有甚麼樣的影響。
片子中沒有高聲驚呼、沒有強烈批判,然而任何看過六個孩子生活紀錄的觀眾,都一定能夠明確地接收到清楚的訊息──作為「十二年國教」的第一屆學生,這些孩子仍然活在考試主義荒謬、扭曲的壓力下。
紀錄片的策劃者李雪莉在『天下雜誌』上寫了一篇文章,提到了這些孩子身上穿的、手上用的、甚至口上說的,感覺上如此新奇,然而一旦到了教室裡,他們所受的教育、他們所過的考試生活,簡直和他們父母那一代三十年前的狀況一模一樣。
從這些孩子的具體生活上看去,「十二年國教」只能是一場擾民的騙局。「十二年國教」所標榜的教育效果,沒有任何一項真正落實讓孩子能感受到。我們不免好奇,政策的制定者與執行者,從行政院長、教育部長以下,都不用到教育現場去看看、去了解一下嗎?還是,他們去到教育現場看不到攝影機都能看到拍到的這些事實?如果這樣,他們都看到了甚麼,又都受到了甚麼樣的蒙蔽與遮掩?還是,他們也看到了這些情況,卻不會影響對於「十二年國教」的制定與執行方式?如果這樣,那他們究竟如何對自己交代,自圓其說「十二年國教」到底是甚麼,又為什麼要推「十二年國教」?
看一件最簡單的事就好了。行政院長、教育部長不明白台灣目前的補教業現況嗎?他們看不到推行「十二年國教」反而讓補習業更加興盛繁榮的荒唐現象嗎?他們聽不到補習班對於「會考」、「特招」的種種傳言說法,信誓旦旦給學生的種種恐嚇、威脅嗎?他們覺得,這些都跟他們無關,都不是他們的責任?
最善良最善良的同情理解,頂多只能說:或許因為「十二年國教」太新,還來不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應該再等一下,多給一點時間。『天下』影視中心的召集人黃兆徽就是保持這樣的善良立場,因而說她很希望五年後,能夠再到國中教育現場,再拍一次。聽到她這樣說,我的直截反應是問她:「你願不願意跟我打賭?」
她臉上露出苦笑.她明白我的悲觀立場,因為我看到的不是「十二年國教」在實施上的任何個別問題,而是整個流程中教育部進退失據,完全沒有一點捍衛教育理念、理想的勇氣與風骨。那樣的表現,比當年「教改」還要遜色得多。「教改」有理念、有理想,最後都弄到愈改愈糟,要我如何相信「十二年國教」有機會在五年、十年後變好?
為什麼一個社會要給自己的孩子這樣痛苦、扭曲的成長經驗,要把所有人捲進去或自願或被迫追求分數、排名?「十二年國教」不是問題的解決,反而是將問題弄得更深、更痛。
【編按】
最即時的新聞、最銳利的評論,都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即時新聞開闢名家專欄,每週刊出日期如下:
星期一:黃國昌、王丹
星期二:南方朔、楊照
星期三:漂浪島嶼、賴士葆
星期四:膝關節、楊志良
星期五:馮光遠、丁允恭
星期六:羅文嘉、柯一正
星期日:彭明輝、劉寶傑
(作者群陸續增加中)
=====================================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