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 觸控業加速整合,ITO取代材料技術衝刺大尺寸

[複製連結] 查看: 25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1-26 18:0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11/26 15:43   《產業分析》觸控業加速整合,ITO取代材料技術衝刺大尺寸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3年觸控產業出現高速發展,DisplaySearch統計,今年整體觸控產業出貨金
額將近314億美金,年成長將近3成,但競爭也相當激烈,觸控模組價格亦發生明顯下滑。除去觸控產能擴產
因素外,終端市場的演變實為重要促進因素,隨著Android系統的日益成熟以及中低階產品的性能的快速提升
,2013年高階智慧型移動設備成長動能趨緩,產品低價化趨勢明顯。因此,觸控產業鏈加速產業整併,同時
,部分業者亦致力ITO取代材料技術,佈局未來大尺寸觸控市場。

 在高度競爭環境下,觸控業者除了提高自身產品技術能力以改善良率水準外,並藉由產業鏈整合壓縮產品
生產週期(lead time),降低生產成本,以維持既有的獲利能力,同時也可透過產品規模效益,在日益嚴峻的
產業競爭挑戰中謀求生存空間。因此,觸控業者近期動作頻頻,紛紛進行產業整合,包括:長信併購德普特
,佈局觸控模組市場;信利簽約臺灣富元,穩定OGS sensor供給;歐菲光募資40億元,強化中大尺寸觸控產
能,進軍顯示面板模組產業;萊寶高科引進日本凸版五代線彩膜設備,佈局大尺寸OGS觸控模組產能;星星科
技併購深越光電;東山精密接手牧東(4950);聯合化工收購合力泰;京東方正式涉足觸控產業。
 由於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的高速成長動能正日益趨緩,原本觸控業者今年對於NB觸控市場充滿期待,
並積極擴充大尺寸觸控產能。但受到終端產品售價過高,Windows 8表現不如預期,PC業者管理庫存等因素,
今年NB觸控滲透率遠低於年初業者預期在NB市場佔有率20%的樂觀預期。
 因此,觸控大廠TPK宸鴻(3673)已公佈擬定停止新竹廠3.5代及4.5代生產線運作,並延緩平潭5.5代線設備
裝機時程,以期降低營運成本,應對觸控筆記本需求低迷的局面。然而觸控業者依然積極進行產業佈局,為
未來大尺寸觸控領域崛起做好準備,其中以面板廠主導的SSG(Strengthen Sensor Glass)產品以及傳統觸
控業者多有佈局的ITO取代材料技術最為矚目。
 出於產品輕薄化的考量,Apple的平板電腦產品系列已全面導入GF2架構的薄膜式觸控技術,並帶動薄膜式
觸控技術在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佔據優勢。然而由於受限於ITO film自身物理特性影響,薄膜式觸控技術面
阻值相對較高,應用於大尺寸觸控領域時將面臨極大挑戰,同時,ITO線路較為脆弱,大尺寸薄膜式觸控產品
于制程作業中亦容易發生ITO線路broken,產品良率面臨挑戰。因此,以傳統薄膜式觸控業者為主體,積極佈
局ITO取代材料,以期彌補其於大尺寸觸控應用領域的不足。此外,採用新取代材料亦可降低金屬銦等材料成
本價格,同時藉由coating(塗布)、Gravure printing(凹版印刷)等制程工藝,降低設備投資,提高原材
料利用率,以達到降低成本的需求。
 目前主流ITO取代材料技術包含Metal Mesh(金屬網格)、Silver Nanowire(奈米銀線)、PEDOT:PSS(有
機導電材料)、Carbon Nanotube(納米碳管)及Graphene(石墨烯),其中短期內又以Metal Mesh及Silve
r Nanowire技術更具量產可行性,為多數觸控業者所研究、採用,例如歐菲光採用基於銀漿的Metal Mesh工
藝製作薄膜式觸摸產品,並於PC品牌端積極推動產品驗證導入。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