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論] 社論 處理服貿協議不能再暴執政之無能與傲慢!

[複製連結] 查看: 159|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meko1102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7-29 11:00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處理服貿協議不能再暴執政之無能與傲慢!

│服貿協議完全是黑箱作業,事前不與各行各業溝通,事後卻要各界概括承受,當然不能獲得人民的信任。



 這陣子,洪仲丘冤死案讓質疑聲浪如排山倒海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暫時沉寂下來。一個多月來,行政院不僅無法提出強有力說帖化解疑慮,反而批評特定政黨與特定媒體扭曲、刻意傳播錯誤資訊,不僅毫無助益民間疑慮,更有激化對立反效果,如此傲慢執政心態,令人不敢恭維。

 經過二年協商,依據ECFA及WTO服務貿易總協定而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臺灣計開放六十四項服務業,中國則開放八十項服務業。行政院得意洋洋服貿協議是利遠大於弊,江揆也大肆強調業者不怕競爭,為服貿協議強力背書。經濟部指藉由和中國服務業合作,可進一步發展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關係。馬英九總統則強調可增加競爭力,全國商總認為兩岸服貿協議是大紅包。儼然簽署服貿協議對臺灣效益甚高。但行政當局除了賣弄空洞溢美言詞外,至今仍提不出對臺灣產業、就業不會造成巨大衝擊傷害之強有力證明。

 臺灣每年對中國出口超過八百億美元、占總出口四成;兩岸年貿易額超過一千二百億美元;尤其是對中國的出口額占臺灣GDP的十四.三%,比重居世界第一,如此關鍵的貿易協定究竟對臺灣產業、勞工影響如何?政府居然談判前連做個完整研究評估都沒有,馬政府既未充分徵詢民間意見、未進行產業衝擊調查、未事先讓國會參與監督,即擅自簽訂,以致引發業者與勞工怒吼。簽署後,行政院僅以中經院相當簡單的評估報告應付意圖說服國人,報告指出服貿協議生效後,總體實質GDP增加九、七○○萬至一、三四億美元,經濟成長在○、○二五到○、○三四%之間,預估可增加一萬一三八○到一萬一九二三的就業人數。國人不解,既然效益如此小,還要大費周章的簽署豈不荒謬?

 行政院僅以諮商產業公會或幾家企業,召開幾場「兩岸服務貿易宣導說明會」為商機畫餅,並將民間疑慮與反對聲浪定位為特定政黨與媒體扭曲,讓大多數民眾受到矇蔽,以此惡意抹黑壓抑反對聲浪,殊不知其已引發更大反彈,民間社團已訂於本週末走上街頭舉辦「反黑箱協議要生存權利」全民大會。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事前溝通不足,無法照顧各行業的需求,且讓臺灣陷於高度的政經風險,事已至此,政府必須擺脫無能與執政傲慢,提出利大於弊的強力作為說服國人。

 不容否認,行政當局吹捧ECFA簽訂後對臺灣將帶來經濟成長與就業增加,包括創造經濟成長一.七二%,創造廿六萬個工作機會,三年來竟是夢一場。兩岸經貿不斷開放後主要獲利的是財團,廣大勞工面臨的是經濟成長率下跌,實質薪資大幅倒退到十六年前水準。服貿協議要進一步開放中國資金及勞工來臺,衝擊近五百萬人的就業與生計,臺灣勢將面臨低成本競爭,服務業勞工將更低薪化。此外,陸資來臺是否壟斷產業、影響國安,一直是國人關注焦點,行政院必須強化事前嚴格管制審查與事後有效管理機制,絕對禁止中國軍方投資或具有軍事目的、具有獨占、寡占或壟斷性地位、影響國家安全或對臺灣經濟發展或金融穩定有不利影響之投資。

 我們以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立法院應進行逐條審查,而且須對逐行逐業召開公聽會,以掌握就業影響及衝擊評估,嚴重傷害行業應剔除。其次,應要求行政部門向中國爭取延長緩衝期、微調開放範圍等有利的條件,再者,政府雖在ECFA簽署時已編列九五二億元經費,用以協助輔導弱勢產業的轉型,但卻未見成效。而截至目前亦尚未為服貿協議的衝擊編列任何專款預算,怎不讓弱勢產業憂心忡忡?總之,行政部門若不能以完整之策略、更具體的配套措施,主動輔導受衝擊之產業,補償倒閉或歇業廠商,落實補貼、保護成效,那麼國人絕不可能放心接受市場開放。



發佈日期: 2013-07-25 00:10:00消息來源台灣時報....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