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 確保債務人權益 金管會:銀行不良債權以自行催收為原則

[複製連結] 查看: 198|回覆: 0|好評: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ingkkkkk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3-12 23:3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金管會12日表示,經與銀行公會研商獲得共識,銀行出售不良債權經原則上自行催收為原則,只有特例才可允許出售,以確保債務人不會因銀行出售不良債權後,遭到追債而侵害其權益。

金管會表示,過去由於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影響,金融機構資產品質不佳、逾放比率高,為提高金融機構處理不良債權效率,2000年制定金融機構合併法時,由立法院提出第15條有關金融機構出售不良債權予資產管理公司機制。

不過,金管會指出,在持續督導金融機構強化資產品質、積極打銷呆帳及實施差異化管理措施,本國銀行平均逾放比率自2002年4月底的11.76%,降至2012年12月底的0.4%,同期間出售不良債權金額也隨之下降,由2002年2449億元,下降至2012年298億元。另信合社、信用卡機構及外國銀行2012年12月底逾放比率分別為0.27%、0.05%及0.01%,金融機構資產品質及整體財務健全性已顯著獲得改善。

由於近來外界關切金融機構不良債權出售後買受人的追償行為,衍生債務人質疑權益遭受侵害等爭議,金管會說,鑑於本國金融機構資產品質已獲得改善,為兼顧保障債務人權益不受侵害及金融市場發展,有必要檢討「金融機構出售不良債權應注意事項」,經與中華民國銀行公會研商獲得共識,原則上由金融機構自己催收,特例才可以出售不良債權。

金管會指出,已根據新修正的事項,只有3種情況之下,銀行才可以出售不良債權,包括金融機構最近 4季的平均逾放比大於3%,經自行催收之後,仍然無法改善,而且經由董事會通過的案件。根據金管會統計,目前沒有銀行的逾放比高於3%。此外,聯貸授信案件,或與聯貸案件同一借款人,且須要與聯貸案併同處理的案件,才可出售;境外分行及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的授信案件等。

金管會也要求,金融機構出售不良債權時,要明定買受人(資產管理公司等)的資格包含不可違法等,且應在契約中約定,要求買受人不可以有不當的催收行為。

金管會說,銀行的催收作業跟人力應該獨立承擔,對借款人權益較有保障,催收糾紛若減少,對金融機構名譽及發展也有幫助,近日就會發布金融機構出售不良債權應注意事項修正規定,正式規範金融機構出售不良債權。來源轉自NOWnews新聞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1碎鑽 +4 幫助 +15 收起 理由
9816 + 3 + 5 讚一個!
n124327420 + 1
Lions + 1 老衲來幫這篇文章開光
WenchenLu + 1 讚一個!
lmywing + 1
我是神經病 + 1 + 1 非常讚
ghekfp + 1 很給力!
lim5515 + 1 讚一個!
simbawcps + 1
jasa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