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論] 子活體捐腎 母喜獲重生

[複製連結] 查看: 105|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097621538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2-22 18:4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當初決定要捐腎給媽媽,內心也很煎熬,到處到求神問佛,但想到是自己媽媽,就覺得捐腎絕對值得!」33歲的張仁傑數月前活體捐腎給自己母親李碧月,現在母子連心還連腎,昨天,他給媽媽一個熱情的擁抱,捐腎也讓母子倆的感情更親密。
新光醫院昨舉辦活體捐腎記者會,多位病友出席分享喜獲重生的故事。張仁傑說,母親因糖尿病引發腎病變,去年開始洗腎,看到母親洗腎後身體元氣大傷,「想為媽媽做些什麼?」因此興起捐腎念頭。
李碧月說,兒子主動提出捐腎,一則對兒子孝順趕到窩心,但心裡更多是捨不得,就怕捐腎後兒子生活品質及健康大受影響,「做媽的怎麼會願意?」但醫師表示,人即使只剩一顆腎也不至於影響生活,她最後才點頭答應。
接受兒子活體捐腎後,李碧月現在腎指數恢復正常,脫離了洗腎苦海,兒子張仁傑說,自己捐腎後體重一點也沒減輕,雖腹部還有長長的疤,但甘之如飴,而他現在也更注重飲食,改掉以前大吃大喝的習慣。
台灣目前等待腎臟人數達近6萬人,但每年僅約300人能成功接受腎臟移植,其中活體捐腎僅70、80例,新光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一勝表示,一腎難求的情況下,病人平均要等10到15年才能等到腦死病人的器官,但另一方面國內活體捐腎風氣卻遠不如活體捐肝。
黃一勝指出,一個正常成人有2顆腎臟,共約100萬單位腎絲球,日常生活排泄功能約需30萬單位腎絲球工作就足夠,其餘70%在休息狀態,所以一般健康情況良好者,即使捐出一顆腎臟也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
有鑑於國內器官來源有限,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今將討論「無心跳器官捐贈」準則,在目前器捐的腦死判定外,新增無心跳原則,增加未來移植器官來源。
目前草案初步訂定,未來只要2位專科醫師判定患者是生命末期、死亡不可避免,家屬同意撤除維生系統,患者心跳停止至少2分鐘,就能摘取器官,進行移植。
提出準則草案的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心跳停止多久時間可以摘器官等細節仍須討論,若今會議有共識、經衛生署公告施行,未來每年將增加50個移植器官來源。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5%AD%90%E6%B4%BB%E9%AB%94%E6%8D%90%E8%85%8E%E6%AF%8D%E5%96%9C%E7%8D%B2%E9%87%8D%E7%94%9F-213000321.html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