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自由時報記者蔡乙萱/台北報導〕行政院近期審查通過「國際金融業務條例」修正草案,計畫開放證券商從事離境證券業務(OSU),卻卡在央行不願鬆綁相關配套措施,本土券商痛批,此法不過,本土業者只能眼睜睜看著上市櫃企業發行海外可轉債(ECB)承銷大餅盡入外資券商手中。
某本土券商批評,以近兩年國內企業發行ECB例子來說,包括宏碁、鴻海、F-臻鼎、友達等高達17檔,承銷商幾乎都是外資券商,僅其中一檔為國內某券商的香港子公司所承銷,為什麼要獨厚外來和尚,本土券商看得到卻吃不到?
券商分析,ECB所募集的資金是外幣,發債時需要大量的外幣部位,當券商要承作多大規模ECB業務時,就要具備包銷額度,也就是能拿多少外匯去包銷。但現在央行仍限制券商外幣曝險總額限額不得超過淨值15%、且有上限5000萬美元規定。
券商不滿指出,由於法令限制境內投資人不得購買ECB,許多有錢人或專業投資人、投資機構是透過海外管道購買,導致逾百億元的證券業務資金流出海外。且國內企業多半選擇外資券商發行ECB,反正外來和尚不用受這些規範,且承作的ECB可在香港或新加坡直接掛牌,造成國內券商競爭力越來越弱。
多家券商直言,若央行不能鬆綁證券商承作外匯交易,就像是被綁手綁腳般,而券商在業務推展的靈活度也受影響,根本沒辦法出去跟香港、新加坡等自由金融市場的對手們競爭,更別說中國券商威脅。
券商已醞釀共擬說帖,懇請央行鬆綁券商外匯交易的金額限制、券商可有外幣調度資金管道,及限制境內投資人交易ECB解除。
券商以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的香港為例,說明當地券商與銀行一樣均可承作外幣業務,當然也有主管機關監管,但適度的開放,讓香港證券業發展蓬勃。台灣券商產品不夠多元化,僅能提供新台幣或台股相關的商品做投資,對爭取境外法人與國際資金停泊的能力大打折扣。
來源 Yahoo新聞
====================================================
歡迎大家踴躍加入 群組 內的 "韓流瘋",
韓流瘋不定期會有些小活動...歡迎踴躍參與...
====================================================
*****其他-福利
2013.01.10 (第42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06 (第41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01 (第40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3.01.01~2013.01.22 : ""萬鑽""獎勵活動..
2012.12.28 (第39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如須查詢更多相關內容,請自行爬文>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