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馮海超
綜合搜索引擎在社交化方面的轉型越來越明顯, Google 、Bing、百度等都開始通過各種方式為自己注入社會化因素。而市場上關於Facebook進軍搜索領域的討論和預測從沒停止過──就像認為國內360必將進軍搜索一樣──但這次它或許真的來了。
當Web 2.0時代核心元素的社交,遇到了互聯網誕生之始便無可取代的搜索,世界將會怎樣?
隨著搜索市場越來越成熟,傳統搜索引擎主要針對新聞、網頁、圖片、音樂、視頻等內容都取得了極大發展,成為網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隨著社會化網絡的爆發,微博、SNS、問答等社會化網絡服務產生的優質內容越來越多,價值越來越大,已經逐漸發展為不可忽視的內容發生地和傳播平台。某種程度上,社會化網絡代表著人們在互聯網上的真實生活。
美國科技雜誌《連線》主編克里森‧安德森曾表示:“搜索引擎之所以成為硅谷的一大經濟力量,就在於這個偉大的互聯網應用讓我們認識到信息檢索和分析大眾行為的價值所在!”從這個角度看, Google 等傳統搜索引擎完成的是信息檢索部分,而大眾行為的部分還並不完善。於是,社交搜索的呼聲越來越高。
從2010年起,綜合搜索引擎開始朝著社交方向靠攏,無論是國外的Bing、 Google (整合自家Google+產品),還是國內的搜狗、百度,都通過各種方式陸續將主流社交網站的內容嵌入到自己的搜索結果中,搶占社會化搜索的市場。不過,這種嵌入程度目前還停留在極其簡單的程度,與人們心目中真正具有顛覆性的社會化搜索還有很大距離。
在無數創業公司試水後,在人們普遍期待中,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終於有了動靜。
Facebook終於來了?
市場上關於Facebook進軍搜索領域的討論和預測從沒停止過──就像國內360必將進軍搜索一樣──但這次它或許真的來了。
9月11日,Facebook 創始人兼CEO朱克伯格在TechCrunch舉辦的Disrupt大會上談到做搜索的問題時稱:“Facebook在回答用戶問題方面具備非常獨特的優勢,在適當的時候我們會做這項工作。我們也有一個團隊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
朱克伯格表示:“我們每天基本都會收到10億次查詢請求,同時我們甚至都沒有嘗試做搜索。”接著他還補充到:“我們每天基本都會收到10億次查詢請求,大多數搜索的目的是找到其社交網絡的其他用戶,相當大一部分搜索的目的是找到企業、品牌和應用。”
目前,朱克伯格沒有披露Facebook推出搜索服務的具體時間表,也沒有提及推出搜索服務對Facebook與微軟合作關係的影響。
事實上關於正式進軍搜索領域,Facebook並非沒有先兆。8月23日,Facebook開始在搜索結果中正式加入贊助廣告信息。用戶在Facebook平台上進行搜索時,搜索列表裡看到廣告商投放的針對性廣告內容,並鏈接到廣告主在Facebook上創建的頁面。
搜索廣告是 Google 的大本營,但Facebook想要在這方面分一杯羹的意圖很容易理解。自從上市以來,Facebook的股價經歷了一輪長期跌勢,其市值縮水一半以上,Facebook需要用新增量來穩固投資者信心。
毫無疑問,對於Facebook開發一款全功能搜索服務而言,每天10億次的搜索請求是一個極有利的因素,並能迅速吸引商機。
根據市場分析機構eMarketer的預測,2012年美國搜索廣告市場規模將增長27%,達到195.1億美元,且仍將保持持續增長。如果能從搜索業務中賺到一些相對容易的錢,Facebook何樂而不為?
科技諮詢公司Frequency Group CEO格里‧坎貝爾也表示,“我認為Facebook可能是全球唯一能真正在搜索領域挑戰Google並取得勝利的公司”,他認為Facebook無需像Google那樣索引互聯網上所有網站,即可成為一個實用的搜索引擎。
不過,搜索畢竟是一項極其複雜、需要較長時間的資本密集型業務。如果Facebook還沒做好準備就盲目推出不成熟產品,很可能起到反作用。或許Facebook還可以考慮與 Google 達成更深層次的搜索協議,如專業的外包搜索商業化協議,那麼Facebook年或許能夠創造30億美元的搜索營收,這同樣也能激起投資者對Facebook的激情。
不會一枝獨秀
Facebook開拓搜索業務某種程度上是眾望所歸,但並不意味著就會一帆風順。來自綜合搜索引擎的社交化轉變以及其他社交網絡的競爭,將會使這個市場迅速被瓜分。作為內容資源的最佳提供者,Facebook最有可能勝出,但誰也不能做出保証。
目前,綜合搜索引擎在社交化方面的轉型越來越明顯。無論是國內市場的百度、搜狗、搜搜,還是國外風行的 Google 、Bing,都開始通過各種方式為自己注入社會化因素。
說到社交搜索,此前最大的動靜就是年初 Google 所掀起的“Google Plus Your World”風波。在推出社交網絡Google+後不久, Google 決定將Google+的內容整合進搜索結果之中,在引起部分用戶不滿的同時還引來了反壟斷調查。
其中,人們詬病最多的部分在於,Google+能夠代表社交網絡發言麼?從哪個方面看,Google+的資源都十分有限。儘管 Google 宣稱其用戶量正在不斷飆升,但其用戶的活躍度以及所產生的內容到底有多少仍舊讓人生疑。既然用戶量不能跟內容劃等號,通過結合Google+產生的搜索結果也自然會讓大部分人覺得不可信。
Google 的最大難題是,Facebook和Twitter兩大社交巨頭都不願意向 Google 開放自己的數據庫。畢竟除了為自己日後進軍搜索領域留下空間外, Google 的介入很可能對自家的商業模式帶來不良的影響。
Bing的做法比較折中,目前來看似乎更為聰明。在獲得Facebook的授權後,Bing單獨咋搜索頁面上開闢出區域,使社交與搜索保持整合而獨立。這樣做便使得搜索在結合社交網絡資源優勢的同時,又不會影響到原本的搜索體驗。
另一方面,來自Twitter的競爭也不容忽視。Twitter網站上每天每個話題的推特量都在2.3億個以上,內容優勢也極其強大。2011年9月,Twitter收購社交搜索公司Julpan。最近幾個月中,Twitter網站(包括流動應用)中的搜索欄開始變得更加個性化,用戶可以基於其關注用戶的信息進行搜索。
Twitter工程部經理Pankaj Gupta去年在社交問答網站Quora上曾透露,他們創建了一個與 Google PageRank類似的算法系統,用來對所有用戶的Twitter消息進行排名;而且該算法已經在Twitter的各種功能中普及。而7月Gupta一條Twitter消息中則直言,Twitter搜索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改變。
此外,創業公司們的競爭也不容忽視,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巨頭將在哪裡誕生。已經有一些公司的社會化搜索得到了人們好評,如能將其社交搜索工具整合進 Google 、雅虎、Bing及其它主流搜索引擎的搜索頁面中的Wajam;能根據內容的鏈接點擊和轉發等統計數據,為用戶提供實時的信息趨勢的基於實時社交搜索平台的虛擬搜索引擎Bitly。此外還有基於“將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用戶找到對方並聚集起來,根據文化相似性建立個性化好友網絡Volunia等。
社交搜索的進化方向,就是搜索的未來?
社會化搜索越來越重要,一個原因是像 Google 、百度這樣的傳統搜索引擎已經遇到了發展瓶頸。廣告信息的氾濫、惡性SEO的濫用、欺詐性信息與搜索結果混雜在一起等,正在使用戶對搜索引擎失去信任。針對這些問題,一個可行的解決方向是把搜索引擎跟社交網絡結合,通俗的說就是將 Google 和Facebook的優勢互補,利用Social信息來使搜索結果更精確,提高搜索質量。
但這就是社交網絡進軍搜索領域的真正價值和方向麼?
目前,無論是 Google 和Bing,還是走插件模式的Wajam和以鏈接為主的虛擬化Bitly等創業公司,還可以算上新浪微博這種已經推出單獨搜索界面的社會化網絡,已經面世的社交搜索功能和模式都停留在極其簡單的版本,與人們心目中真正具有顛覆性的社會化搜索還有很大距離。
不管怎麼說,與其他創業公司相比,Facebook這樣的社交巨頭進入搜索領域具備更先天的優勢,因為很多問題事實上已經有了答案,關鍵在於怎樣把這樣答案呈現給想要知道的用戶。當然,其他大型社交網絡同樣具備這樣的優勢,此前我們也討論過微博搜索會否成為傳統搜索挑戰者的問題。然而可以預見的是,他們在短時間內暫時還無法對Google、百度等傳統搜索巨頭構成威脅。
Google Search部門總監Jack Menzel在談到未來搜索時表示:“我們覺得未來的搜索引擎應該可以回答任何問題,而不是只能找到一些鎖事的答案,而且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直接返回一個固定的答案。”即便如此,兩者的想法似乎並不衝突。事實上在Quora、知乎這樣的問答社區中,每個提問也會有多種回答,但對用戶來說總有一個答案是自己最想要的。
從最簡單的觀感出發,搜索本身作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核心作用就是幫助人從各種信息中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設想一下,一款在底端數據上融合了百度等綜合搜索技術、一淘和去哪等垂直搜索數據、全開放平台下的全網軟件應用資源、微博和QQ空間甚至豆瓣和知乎等社會化內容的大搜索框架,並以全新模式在搜索結果上給出你真正想要的答案(而不是現在呈現的大量的、經過SEO優化的推廣信息),會不會吸引人?
儘管目前從哪個角度想都不可能,畢竟誰也沒有能力創建這樣一個兼顧利益和公平的標準框架。但十年後的搜索,也許就是這樣。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