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計程車「職人化」 消費者才埋單

[複製連結] 查看: 49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ricchang1943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9-9-4 14:51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9-09-04 00:12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

總統大選倒數,交通部近來動作頻頻,繼擴大計程車汰舊換新,今年從五千輛增加為一萬輛、十年車齡降為七年,昨又通過大修計程車法規的草案,增加預告車資、鬆綁跨區領牌。但一連串動作,是否就可能有效提升整體計程車服務品質與競爭力?恐怕仍是未知數。

過去六年,Uber來台後,從最初的白牌車到與租賃車合作,衝擊台灣搭車消費市場。Uber除了費率優勢,消費者可在離峰時搭到較便宜的車,其媒合平台、數位技術與服務概念,都屢讓計程車業不滿,卻也刺激雙方進步。如今Uber逐漸向台灣法規靠攏,計程車則加速跟上腳步。

為迎戰Uber,交通部三年前則推出多元化計程車,雖主打「鬆綁顏色、車資上限」,卻仍要依照跳表計費,換湯不換藥,且無法對準消費者需求,明顯成效不彰。

如今再放寬「預告車資」,可說是計程車使用跳表五十年來的最大邁進,消費者透過網路叫車,可事先得知車資,其車資將里程、塞車算入,並可因應車型、服務提升價格,並保有不低於跳表價的最低底線,保障駕駛薪資時,打破舊有陳規,也減少駕駛與乘客因繞路而爭執。

預告車資也是Uber重要技術,未來Uber與計程車是否可因此走向「和解」,將可進一步觀察。

不過,全台小黃八萬七千輛,多元化計程車僅兩千輛,當多元化法規邁入下一階段改革時,交通部給魚吃也要教其釣魚,如何輔導計程車駕駛轉型,並進一步成為「職人」,培訓業者與駕駛提升服務品質、跟上數位化的「軟體服務」,才是提升小黃競爭力、消費者願意埋單的關鍵。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