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 不自殺契約

[複製連結] 查看: 198|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y5566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6-3-15 19:3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來源:AM730
今個學年已發生了廿多宗學生殺自個案,各界非常關注如何幫助有需要學生走出自殺困境。而近網上流傳一份由教育局提供予學校的《學校處理學生自殺問題電子書:及早識別、介入及善後》內,一份「不自殺契約」,該學生承諾在指定日期內不會傷害自己或自殺,遭網民抨擊。

吳克儉今日到訪中大了解院校學生支援措施後,回應外界對「不自殺契約」的批評。他表示,評論學生自殺事件要認真、審慎及基於事實,以免產生負面作用,而「不自殺契約」並非外人隨便使用,需由社工及專業輔導人員識別及專業介入後才使用的,是眾多輔導工具之一,歐美等地亦有使用。他批評,有評論提出「簽約交數」的說法,是不專業、不負責任及極度誤導,對防止學生自殺毫無幫助。

來源:topick
教育局曾在「學校處理學生自殺問題電子書:及早識別、介入及善後」內列出一份「不自殺契約」,令網上不少人關心契約效用,以及會否帶來反效果。有專家解釋,契約需由受培訓的專業人員使用,事先而判斷情況是否合適。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說,部分人或對契約理解不夠全面,而文件中提及契約應由輔導老師、社工等人士應用。
被問到學生簽署不自殺契約後自殺,社工或校方是否免責,他直言有關契約非免責文件,而有關做法在本港及海外沿用已久。
他解釋,輔導時有機會用到該契約,但輔導人員會先與受助者傾談,了解其情況及疏導情緒,待其情緒稍為穩定,才與合適的受助者作出協議,除了簽署,亦可透過電話作協議,望確保受助者不會衝動輕生。
他指,有關契約對年青人較有效,一般承諾後極大比例均不會自殺,但強調非在無做任何輔導下就派出街:「非次次都做,而是要先輔導,建立互信關係。」
他直言,若老師未經訓練下使用不自殺契約,或會不清楚何時用,怎樣用,令他有點擔心,建議可將有自殺危機的同學轉介至社工跟進。
他建議,面對學生有情緒困擾時,家長及老師不應急於給判斷及意見,而是「別說這麼多,先聆聽,少判斷」。因成人多認為只有一條正確出路,學生或感到讀書不成等於無出路,繼而選擇自殺。
而家長、老師應理解感覺無分對錯,容許學生說出不開心的事,並以問題誘發學生思考出路,如以「讀書不好,有咩強項」取代「個個都系咁,勤力d就得」。
另外,若有朋友在網上表達不開心或有自殺傾向,別輕易只留一句加油,而是付出心力及時間私訊、致電朋友,聆聽對方想法,間中濃縮他的說話以表同理心。若有需要可為其預約社工,並親自陪同出發。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幫助 +1 收起 理由
球-球 + 1 好內容,老衲來為這篇文章開開光.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