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 要忍一時之氣

[複製連結] 查看: 30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696569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3-26 07:45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宋朝的浮山法遠禪師,聽說北方有一位得道的高僧,便邀人同行前往拜會,走了幾個月才到。依照規矩進客堂掛單,可是從早上一直等到黃昏,無人理會,只剩下法遠禪師,其他人都走了,刺骨的寒風中,他又餓又凍。終於來了一個知客師父,不聽他解釋,就讓他走人。法遠禪師依舊端莊地坐著。知客師父一盆水兜頭潑過去,潑得法遠一身濕淋淋的,寒風一吹,便化成了冰,法遠依舊端坐:「大德!我千山萬水來此求法,這一盆水就能把我趕走嗎?」

  後來法遠在寺裡掛單,一個人要煮飯給好幾百個人吃,看大家生活得艱苦,不忍心,有天就放了點油摻在鍋裡,煮鹹稀飯給大家吃,大家吃得高興,取名「五味粥」。當家師父知道了,罵他:「你怎麼可以拿常住的油煮飯給大家吃?你這麼會做人情?賠油!賠常住的油!」法遠合十答道:「我沒有錢賠啊!」「沒錢賠?把你的袈裟、棉被、鋪蓋留下來賠償也可以!」

  法遠被趕出山門,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了。他仍舊每天靜靜地在山門外打坐,等待機會再進去掛單求法。寺裡的住持責問:「你怎麼還坐在這裡不走啊?你坐多久了?」法遠恭恭敬敬地答:「半個月了。」住持立刻借題發揮:「什麼?你白白在這半個月了?算房租!」法遠已經身五分文了,只好到處誦經來還債。

  住持看到法遠能經得起火煎冰凍的考驗,法性具足,就立刻升座,請他接掌下一任住持職位。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養,忍的力量最大,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反之,「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忍一氣之間,關系重大。「不能忍一時之氣」,這是當前社會亂象的根源,很多人難忍一時之氣,原本小小的舌之爭竟演變為刀槍相向。青少年血氣方剛,往往睚眥必報,招來殺身之禍,社會因此彌漫著暴戾之氣。其實,忍一口氣並非就是吃虧,忍一口氣可能是最大的便宜。

  對一般人來講,忍寒忍熱比較容易,忍飢忍渴也算不難,忍苦忍惱還能勉力通過,忍一口氣那就大為不易了。吳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擄,衝冠一怒為紅顏;週公瑾禁不起三氣,短命身亡。反之,韓信能受胯下之辱,勵志奮發,終能拜將稱王:蘇秦不齒於父母兄嫂不以其為子為叔,懸梁刺股,終能為六國相印。忍與不忍,其關系成敗大矣!

  忍,不是懦弱的表現,忍,是勇者的象征。一個人只要能夠凡事忍耐,不乘一時之氣,必能成功。今日社會更需要人人有肚量去容忍對方、接納對方,是故要忍一時之氣,能和諧人際關系,不會因此而鑄下憾事。

  寒山問:「世人穢我、欺我、辱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應該怎麼辦呢?」拾得答:「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幾年你且看他!」拾得的忍他,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化解,是一種慈悲。在忍耐的世界裡,沒有嗔恨,沒有嫉妒,只有和平與包容。忍,是成功立業必要的修養。

  佛陀在《遺教經》裡說,一個不能歡喜忍受他人的辱罵、毀謗、欺凌如飲甘靈者,就不能名為有力大人。慈悲之前無敵人,忍讓之人沒有對手喔!

  ·佛光菜根譚·

  忍耐是修行的力量,包容是做人的修養;

  柔和是處事的良方,感恩是惜福的資糧。

資料來源:七葉佛教書舍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幫助 +2 收起 理由
tangiuanbor + 1
my543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