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五胡十六國

[複製連結] 查看: 21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amjason008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6 19:32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簡稱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國(後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範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而北魏史學家崔鴻以其中十六個國家撰寫了《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並成、夏為十六」),於是後世史學家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在西晉時期,五胡居於西晉北方、西方的邊陲地區,對晉王朝呈現半包圍局面。由於晉廷的腐敗和漢官的貪污殘暴,五胡在八王之亂後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在西晉滅亡後,華北地區戰火紛飛,掠奪與屠殺不斷。經濟受到嚴重摧毀,影響了中國的社會、經濟、民族、文化、政治、軍事等發展走向。永嘉之禍帶給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難到涼州、遼東以及江南地區,使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漸漸繁榮。在諸國混戰期間,前秦皇帝苻堅一度統一華北,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其後各族於關東及空虛的關中叛變,加上東晉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混亂。北魏立國後,經過拓跋珪、拓跋嗣及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華北,進入南北朝時期。
北方各族的內徙造成嚴重的民生經濟損失,各民族在互相抗衡、屠殺中也展開合作與融合。各國的君主為了增強實力,也在各自的根據地上實行一些發展生產的政策,使得各地區在華北動蕩荒亂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穩定的局面。該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續到南北朝時期,最後於隋朝時期完全融合。此外,幾乎在同一時期,歐洲的西羅馬帝國也在經歷被日耳曼人、匈人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稱「蠻族入侵」。

五胡十六國時期是西晉滅亡到北魏統一華北期間,涵蓋華北地區和四川地區,相對的南方是東晉時期。「五胡」為匈奴、鮮卑、羯(匈奴別支)、羌和氐等族,代表北方諸國的主要民族。實際上,北方諸國還包含漢族(前涼、西涼等等)、高句麗族(北燕)、丁零族(翟魏)與匈奴鐵弗(胡夏)等族。「十六國」則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鴻私下撰寫的《十六國春秋》而得名。他自北方諸國中選出國祚較長、影響力大、較具代表性的十六國。共有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國。


資料來源: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幫助 +2 收起 理由
ggyy77880 + 1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