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容小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複製連結] 查看: 196|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2-25 11:4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不容小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重大突發事件所致 症狀為焦慮、失眠等 近年來有增加趨勢

〈大紀元時報記者趙曉慧╱採訪報導〉八月底蘆洲發生大火,民眾跳樓逃生的驚險畫面震撼了社會,九二一震災四週年之際,幫助災民度過創傷記憶,又成為社會關懷的焦點。國內精神科醫師指出,由於近年來重大災難頻傳,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有增加的趨勢,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
台北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英國倫敦大學精神醫學博士劉珣瑛表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遭受突發的重大創傷或刺激,如地震、火災、空難、戰爭等,產生重複的驚嚇經驗,並出現焦慮、失眠、緊張、逃避、胸悶、心悸等症狀。

劉珣瑛說,PTSD通常為慢性,在事件發生後一個月甚至一年才發病,例如曾經參加越戰的軍人,等到回美國之後才出現症狀,而台灣近年來由於重大災難頻傳,所以PTSD出現的比例顯著增加。

根據調查指出,九二一震災發生一週年時,投入救災行列的萬名阿兵哥中,有5%患有PTSD,有些甚至需要藉由酒精或藥物,才能暫時擺脫滿地屍塊的可怕影像。

去年九二一三週年時,新竹馬偕醫院急診科主任蔡維謀的調查結果顯示,即使在震災發生兩年後,仍有5%左右的災民罹患PTSD,且症狀持續達3個月以上,並與其房屋損毀狀態、是否服用安眠藥有關。

劉珣瑛指出,情緒不穩、減壓不足或置身於不安全環境的人,都是高危險群。若不即時就醫,患者將對人或環境產生不信任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復原所需的時間,則因人而異,若提早就醫、配合醫師診治、親友支持以至於宗教信仰的幫助,都可加快復原。

蔡維謀憂心的說,患者若抗拒治療,有可能造成人際關係及家庭不和。此外,患者因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也將間接導致身體疾病,但卻忽略病因在於心理問題,若是遇到災難或不幸,情緒就有可能再次崩潰,進而形成公共心理衛生的盲點及隱憂。

心理諮詢師游乾桂表示,PTSD不只發生於重大災難,也有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中,如遭倒會、受虐兒或性侵害等,而對自身越重要的事物,在剎時間消失,PTSD的罹患率就越高。游乾桂強調,精神救援與物質/救援同樣重要,建議政府成立「心理健康署」,協助民眾建立創傷發生前的危機管理。


資訊來源: 生活萬象/EQ充電站epochtimes.com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