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士葆:當CSR遇見Web 2.0
x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2013年12月25日00:32
 十年前,沒人想像的到網路與行動裝置的崛起將全面改變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活習慣。2013 年的今天,幾乎少有人隔絕於臉書,智慧型手機,行動上網等網路媒介之外。年輕人社交活動幾乎離不開網路平台,從休閒娛樂到工作都有可能使用到各類app,網路已經不再是純粹娛樂功能。
 
 最近食安環安問題連環爆,出事的不乏知名大規模企業。綜看這幾件事件爆發模式,網路話題快速延燒,網路評論與電子媒體快速播送形塑強大民意壓力,不可否認這壓力迫使政府官員,司法檢警等權責機關更積極作為,也使出事企業更難以含混過關。
 
 當許多老字號,大規模的知名企業一一爆出問題時,社會開始出現檢討企業責任的聲音。企業社會責任(CSR, Coporate Social Resposibility)並不是新觀念,多數企業達一定規模時均會有程度不一的公益回饋機制。自2006年尤努斯與孟加拉鄉村銀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全球掀起一股社會企業的風潮,亦即企業過去以盈利為目標,對股東負責,不斷壓縮成本以提高利潤,而現在談的是利潤與社會責任並重,對社會負責。在美國叫作B企業,B代表benefit,台灣政府正要推動相關立法。這些B企業可自行claim要拿獲利的某一百分比作公益,在網路發達化及媒體零時差的今日,CSR有了全新的風貌-愈來愈多的企業社會責任來自網路世代的反饋而成為不得不然的行動。
 
 今年五月孟加拉一家成衣工廠倒塌造成上千人死亡,被揭發為勞動條件惡劣的血汗工廠,在網路世界掀起渲然大波,網路上#bangladesh的串連標籤(用於facebook,twitter)傳遍全球,參與討論網友一面倒指責壓低進貨價格的成衣業龍頭企業。巨大的網路壓力迫使大廠如H&M,A&F,Zara聯合宣布改善孟加拉成衣工廠薪資與工時,環境等條件。去年初,全美最大乳癌基金會Susan G Komen(每年捐款收入約三千億台幣)宣布中止對低收入婦女的乳癌檢測補貼,該基金會的臉書和信箱隨即被灌爆,網路累計無數憤怒留言。不到一個月,Susan G Komen宣布取消前述政策,恢復乳癌檢測補貼。2010年,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對雀巢公司掀起網路戰,以影片攻擊雀巢產品將造成熱帶雨林的傷害,憤怒的網友在雀巢的臉書上痛罵,起先雀巢仍在臉書上反擊回應,三個月後終於讓步,提出措施改善被指控的項目,並開始投入更多資源和心力在環保責任之中。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崛起之快讓人咋舌,在美國和歐盟經濟先後重創時中國的各項經濟指標仍持續亮眼。但快速工業化的代價是失控的環境品質,北京的霾害已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煙霧濃時堪比火警現場。而今其他城市也身陷霧霾災害中,中國內部出現強大的檢討聲浪,中國社科院上個月發表的"社會責任藍皮書"裡即嚴厲提醒"超半企業仍在旁觀社會責任!",並於書內制定具體改善辦法。經濟成長若忽視社會責任,結果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都不可得,即便賺得全世界卻是賠上健康和生命。
 
 過去企業以將本求利為第一考量,但隨著公民社會成熟,民眾對於企業的要求也愈來愈高。雖然網路輿論是兩面利刃(如前陣子菲律賓事件時的便當文),回頭反省最近的食安環安事件,喜見網路平台也扮演重要的監督機制。企業要有新的思維,揚棄過去只知追求利潤極大化的觀念,讓公益與營利兩大主軸並行不悖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編按】
 最即時的新聞、最銳利的評論,都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即時新聞開闢名家專欄,每週刊出日期如下:
 星期一:黃國昌、王丹
 星期二:南方朔、楊照
 星期三:漂浪島嶼、賴士葆
 星期四:膝關節、楊志良
 星期五:馮光遠、丁允恭
 星期六:羅文嘉、柯一正
 星期日:彭明輝、劉寶傑
 (作者群陸續增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