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 投資大戶,將商品打入冷宮

[複製連結] 查看: 18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12-6 08:2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12/06 08:28   《國際金融》投資大戶,將商品打入冷宮

【時報-外電報導】金融時報報導,隨著持續10年的多頭氣勢逐漸消退,各類商品的人氣也告大減,華爾街的
投資大戶對石油、金屬和穀物等商品都冷眼看待,有人減少投資,也有人乾脆撤出商品。
  投資人陸續離場,不但影響商品基金經理人收入,也影響商品期貨市場動向。因為還有許多投資人有大量
未平倉商品期貨合約。
  商品過去獲市場青睞,是看好能把投資組合多元化、提供股票般的報酬率和不受通膨衝擊。
  但經過全球金融危機和復甦後,這些看法受到挑戰。雖然商品指數與股市過去曾同漲同跌,但今年來,兩
者走勢分道揚鑣,道瓊瑞銀商品指數下跌10%,富時全球指數則上漲16.4%。

  各國央行開始以量化寬鬆刺激經濟後,商品基金經理人大喊通膨要來。但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指
出,5年來西方消費物價年增率僅1.3%。
  供需平衡讓個別商品欠缺上漲壓力。北美石油增產,使得儘管有西方抵制伊朗原油出口,仍未刺激油價大
漲。去年玉米和黃豆價格創新高,全球農民搶種,結果拉低穀物價格。
  今年來,追蹤24種商品走勢的標普GSCI商品指數裡,有15種下跌,去年僅5種下跌。
  部份長期看多商品的投資銀行,開始放棄唱多的言論。巴克萊警告投資商品報酬率將疲弱一段時間。高盛
預期金、銅、鐵礦破和黃豆等價格會大跌逾15%,能源價格下跌風險不斷增加。
  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策略師赫遜表示,商品已不是對沖通膨的最佳選擇,也不再是資金避風港。(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