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11/01 08:14 《各報要聞》壽險房產市價計,獲利增千億
【時報-各報要聞】投資用不動產確定將採「市價」進行續後評價,相關細節11月底前將確定,市場人士指出
,相關制度可能使壽險業不動產價值增加1,000~2,000億元,若可列入損益表,壽險業獲利可能出現單年「
暴衝」的情況。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31)日表示,各國財報準則中的投資用不動產,都是以市價進行續後評價,原則上
台灣也要與國際接軌,但市價評估方式、可否進損益表及分配股利,金管會預計11月底前會確定準則及配套
辦法。
曾銘宗指出,目前調查投資用不動產最大宗就是壽險業,一旦改由市價列帳,「影響很大、金流也很大,
真的很大」,因此,金管會必須評估評價的方式、相關配套細節,基本上希望所有產業都是採取同樣的鑑價
方式,但是否對壽險業額外有限制,仍待內部最後討論。
據保發中心最新統計,壽險業到8月底投資用不動產金額達6,657億元,其中已包括國泰人壽、新光人壽、
南山人壽、富邦人壽今年開帳已增列的不動產增值1,222億元,另外壽險業還有自用不動產投資金額1,210億
元。
若金管會決定所有投資用不動產都要以市價進行之後的評價,則壽險業不動產價值可望增加1,000~2,000
億元以上,若可進損益表,則獲利可能在單年「暴衝」。
曾銘宗表示,不動產市價評估的方式有很多種,可能是請不動產估價師進行鑑價,也有可能是用租金還原
法,有些估價方式會很積極,有些則較保守,金管會目前正在找尋「一種比較合理的方式」,讓各種行業的
投資用不動產都能夠適用。
不過,因為壽險業是持有投資用不動產的最大宗,若要對壽險業者採取不同的估價方式,是不是合適?這
些正在內部評估。
曾銘宗強調,可以確定三大方向,第一是台灣財報希望與國際接軌,現在各國投資用不動產都是採市價列
帳,台灣也會朝此大方向修改;第二是即便准市價列帳,也會有配套措施,如是否能進損益表、是否要限制
盈餘分配;第三是市價評估的方式,何種最合理、各家公司鑑價結果差異性最小。
金管會先前准許上市櫃公司的投資用不動產以「市價」開帳,但市價評估方式是以現金流量還原法,且壽
險業必須依其保單資金成本作為折現率,使壽險公司用此估出的不動產增值利益,比各家公司鑑價結果要低
一些,最後只有國壽、南山人壽及富邦人壽今年有認列不動產增值利益。
目前金管會則是要討論之後每期財報的投資用不動產,都必須依市價評估,若不動產價格上揚,就會增加
未實現不動產增值利益,若不動產價格下跌,未實現部位就縮小,甚至可能影響淨值。(新聞來源:工商時
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送朵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