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 太景、東洋、永信各擁利基

[複製連結] 查看: 107|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9-1 16:2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09/01 16:13   《類股》太景、東洋、永信各擁利基

【時報-台北電】國內生技產業蓬勃發展,國內新藥大廠太景(4157)透過專業人才及成本優勢,在大陸市場
縮短新藥上市時間,東洋(4105)則跨入高門檻的蛋白質新藥,永信(3705)利用各國不同法規障礙及通路
策略固守學名藥市場,新藥及學名藥大廠各擁利基,積極布局兩岸及國際市場。
  由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所舉辦的生技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昨日進行最後一場座談會,太景生技
董事長許明珠、東洋藥品董事長林榮錦、永信國際控股董事長李芳全及基亞董事長張世忠,就國內生技藥品
產業經營策略進行對談。

  許明珠表示,新藥研發是漫長的歷程,藥物設計是太景的強項,而台灣的化學合成是非常強的,她認為
,台灣新藥研發有其利基性,主要原因在於台灣有許多專業人才,但薪資卻較歐美低廉。
  太景在大陸第1個抗藥性細菌感染新藥,已送大陸申請新藥上市(NDA),在大陸進行1.1類新藥臨床試驗
時,若利用大陸人口眾多、收案快速及成本相對較低優勢,直接在大陸進行第三期臨床,新藥上市可縮短2年
時間,將比歐美上市提前5年。
  林榮錦表示,東洋從小分子走向蛋白質藥物是不得已的選擇,蛋白質藥品因具不可替代性,且資本進入
門檻高,進入臨床花費就高達約3000萬美元,所以進入者愈來愈少,因此即使專利期已過,但價格還是不容
易下來,所以東洋早在7、8年前就轉進蛋白質藥物領域。(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感謝收看!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送朵花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