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滄桑身世 被當中藥材 還論字計價

[複製連結] 查看: 264|回覆: 0|好評: 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aejunhsu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8-28 23:5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河南殷墟甲骨文在1880年間陸續發現之後,目前存世約有15萬件,但過程可說是歷經滄桑,不但被當成中藥材,還是投機商人、盜掘者爭相競逐的目標。

中研院史語所成立後搶救了一部分,此外,當時被河南省政府指派挖掘的何日章考古團隊挖出的3000多件,由「河南運台古物監護委員會」運抵來台,透過教育部移撥給史博館。

1880年間,河南安陽小屯村農民犁田時,經常翻出龜殼與獸骨,上面隱約有不認識的「符號」。一個剃頭師傅看到這些甲骨,向村民大量購買。甲骨研究權威董作賓之子、攝影家董敏說,當時甲骨被賣到中藥鋪當「龍骨」,「碾成藥粉可治刀傷」。

有字的甲骨被認為年代不夠久遠,療效不佳,不能賣到好價錢,「他們就把字刮了好賣高價。」小殘片賣不出去,就被碾成肥料或填井,「因為無知磨去的甲骨文字不知凡幾。」

直到1899年,當時「國子監祭酒」王懿榮接觸到甲骨,認為這是很有價值的古代文物,並大量收購,甲骨才從刀傷藥變成珍貴的學術史料,更多人投入甲骨購藏,甲骨成了「論字計價」的發財寶貝。

甲骨奇貨可居,私挖亂掘日趨嚴重,也破壞考古遺址的原始脈絡。1928年至1937年間,中研院所長傅斯年指派董作賓至安陽小屯村進行調查,確立史語所在殷墟展開15次的考古發掘,共獲得甲骨約2萬5千片。

然而,在史語所殷墟發掘期間,河南省政府也指派何日章率隊,1929、1930年挖掘兩次,共得甲骨3000餘片,存於河南博物館。1949年11月重慶易幟前夕,原河南博物館一批古物由教育部、「河南運台古物監護委員會」監護下空運來台,存台中聯管處,1956年由教育部撥交史博館迄今。

來源:http://tw.news.yahoo.com/滄桑身世-被當中藥材-還論字計價-213000880.html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幫助 +2 收起 理由
joeliupeter + 1
jasa + 1 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