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交流] 美國研究:口腔細菌會引發腸癌

[複製連結] 查看: 292|回覆: 0|好評: 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aejunhsu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8-17 15:34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新頭殼newtalk 2013.08.15 符芳碩/編譯報導

腸癌一直以來都是國人罹癌人數的榜首,起因通常被認為是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不過,美國2項研究發現,口腔內常見的「梭桿菌」是引起腸癌的原因之一。專家認為,這個發現不但可以幫助醫學界得到更好的腸癌醫療方法,更有助於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讓更多人免於腸癌的侵襲。

據BBC報導,梭桿菌是人類口腔常見的細菌,從以前就被認為和腸癌的發病有一定的關係,但先前的研究並不認為梭桿菌與腫瘤的生長有直接的關係。不過,發表在微生物學期刊《細胞—宿主與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上的美國2項研究發現,梭桿菌會造成人體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並直接刺激腫瘤生長基因,造成可能形成腸癌的大腸腺瘤產生。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大腸腺瘤中充滿了大量活躍的梭桿菌,這是因為梭桿菌會吸引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而免疫細胞侵入後就會造成發炎的反應,而這種反應最後就會導致癌症發生。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進行了相關實驗,確定了梭桿菌會加快腸腫瘤的形成。

另一項由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所進行的研究發現,梭桿菌表面有一種稱做FadA的分子,能夠讓梭桿菌依附並侵入人體的腸癌細胞,一旦進入腸癌細胞後,FadA分子就會啟動癌症生長的基因開關,刺激人體的發炎反應,進而加速癌症腫瘤的生長。研究也證實,大腸腺瘤及腸癌患者內的FadA分子數量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不過,這批研究人員也發現有一種人工合成化合物可以徹底的停止FadA分子的作用,意味著可能以後能以這種化合物來預防腸癌發生。凱斯西儲大學主導研究的韓怡萍(音譯,Yiping Han)教授指出,研究確認了腸癌的確是會經由媒介而產生,「FadA分子將可以做為早期診斷腸癌的方法,並當作治療或預防的依據」。


來源:http://tw.news.yahoo.com/美國研究-口腔細菌會引發腸癌-104124986.html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碎鑽 +1 幫助 +2 收起 理由
bullfull + 1 + 1 讚一個!
WECAN1688 + 1 神馬都感謝您+送花給你+就是挺你.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