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 管中閔:設國家建設基金,支應公建

[複製連結] 查看: 85|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cctno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7-31 09:08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2013/07/31 07:51   《各報要聞》管中閔:設國家建設基金,支應公建

【時報-各報要聞】國家舉債空間2~3年內破表,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首度拋出「國家建設基金」構想。管中閔
說,政府財政收入少,為要加大公共建設,將研擬以活化國家資產方式,成立國家建設基金,可支應公共建
設,又可做為短期因應景氣措施需求。
 管中閔昨日出席一場論壇活動時指出,目前國內外景氣都處於復甦不如預期的階段,政府想要提振經濟,
但是本身也碰到一些問題。
 以政府預算來看,一年總預算為1兆9千億元,有70%是法定預算,管中閔形容,就好比一個人肌肉當中,
有7成僵化不能自行調整,就無法依據當前局勢,彈性運用預算

 同時,政府卡在公債法無法擴大舉債,所以當提出短期治標措施,被社會嫌力道不夠,提出中長期治本措
施,又被說無感。
 因此管中閔提出兩大改造,企圖扭轉政府財政困難而造成施政劣勢。第一、制度設計改造,許多台商面臨
土地取得困難,或者是環評延宕投資計劃,只要土地取得簡化,加上環評機制改變,將會有助於吸引國內外
投資。另外,金融業務鬆綁也是重要一環,適當金融監理是確保金融產業穩定發展,但是適當與國際接軌的
監理制度則是必要性。
 第二、政府支出改造,管中閔說,過去十多年來公共建設支出呈現負成長,讓經濟無法靠公共投資支撐,
在稅收有限情況下,政府預算應該建立優先順序,不應依循舊章,同時,政府可以考慮,利用活化國有資產
,成立國家建設基金,在不景氣時刻,提出振興經濟措施或政策,可以避免景氣過度波動,反而傷害大環境

 管中閔並未詳細說明構想,但據了解,經建會有意探討民營化公股事業的釋股,推動不動產證券化等方向
,全面盤點充實國家財政來源投入公共建設,提出短中長期策略作法。
 經建會探討的國家公共建設財源可行性,包括全面盤點政府基金,研擬短中長期挹注國家建設財源作法,
研究既有基金能否扮演國家建設角色,或必須另立國家建設基金。
  經建會要向政院高層報告後,才能決定是否要設置國家建設基金。基金的財源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
部分,以釋出民營化公股事業股權為主,不動產則重啟檢討不動產證券化可行性。知情人士表示,國家財政
已相當困窘,幾已見底了,可以檢討釋股部會順序、比例等,從國家角度來看,可以有更高度的決策思考模
式。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潘羿菁、呂雪彗/台北報導)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