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論] 華府觀察︰台灣可透過華府前進歐洲嗎?

[複製連結] 查看: 67|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蝶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24 09:0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自由時報 – 2013年6月24日 上午6:14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特稿

台灣可以透過華府前進歐洲嗎?不是去採買戰機,而是利用公關公司和智庫,甚至國會關係,幫助台灣完成與歐洲簽訂台歐盟經濟合作協議(ECA),改變台灣經貿愈來愈依賴北京的趨勢。

時機正巧。美國和歐盟宣布將從七月八日起展開「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協定(TTIP)」談判,以創造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華府許多大公關公司認為,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早在今年初就開始布局。

以報導國會動態為主的「國會山莊」三月份連續刊出多篇文章,透露華府公關公司認為這項談判規模龐大,過程漫長又艱辛,將是他們開疆闢土、練兵作戰的機會。以華府頗具名知度的Covington & Burling’s公關公司為例,他們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原已有四十名雇員,其中包括前歐盟執委會成員,和前比利時駐歐盟大使等重量級人物。現在,不少美國公關公司都積極招攬歐盟前大使、前外交首長做說客,畢竟公關靠的是人脈。

美國智庫也針對美歐盟自由貿易協定動了起來。以經濟事務聞名的「皮特森研究所」本來就和歐盟關係密切,著重美歐關係的「大西洋理事會」也和歐洲智庫及政界往來頻繁,去年請到英國王子哈利來華府接受頒獎更轟動一時。這些智庫累積豐富人脈,也準備在這場重大談判中扮演穿針引線的工作。由於國會要監督自貿協定談判,原本這些年常跑亞洲的國會議員和幕僚,也得多花時間和歐盟打交道。

歐盟是台灣第四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外資來源,再加上韓歐盟FTA生效,台灣已將歐盟列為優先推動經濟合作協議的對象。但外交人士坦承,台灣在歐盟的人脈和影響力遠不及美國,經濟合作協議目前只有概念,根本沒有條文內涵,而且要排上歐盟執委會議程根本遙遙無期。

華府因美歐盟自貿協定而動起來,台灣應該借力使力,運用華府各種遊說力量在歐盟拓展的機會,推動台歐盟經濟合作協議,甚至列入公關公司的工作內容。而且,台灣在歐洲的外館,像是歐盟、英、愛爾蘭、捷克等地,正好由一批有華府經驗的外交官坐鎮。只要外交和經貿部門拋開地域和本位主義,就可能創造新的合作模式。

台灣經營在華府的遊說力量已久,但極少思考跨地域運用。外交部和駐美代表處正考慮針對公關公司和智庫合作的績效,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評估標準。現在全球正快速而劇烈地改變,台灣也須在戰略做調整,充分運用在華府的資源,打開走向世界的大門。


來源雅虎新聞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