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論] 左翼視野:憲政爭論與中國改革何去何從

[複製連結] 查看: 112|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蝶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6-6 00:24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6月6日 上午12:20






■黃德北

晚近中國大陸正出現一股憲政主義的爭議,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所屬的子刊物《紅旗文稿》發表人民大學教授楊曉青的論文「憲政與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較」,比較大陸與西方制度的差異,並對西方憲政國家多所批評,否定西方憲政民主體制是大陸今後應該發展的方向,此舉立即引來海內外自由主義人士的圍攻。本來憲政主義的討論是屬於學術上的爭論,但它背後實際上涉及的是中國大陸今後改革何去何從的方向問題,因此值得我們特別重視。

從西歐資本主義民主國家的發展歷史來看,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與資產階級力量的興起,他們愈來愈不能忍受國王及貴族的剝削,於是起來反抗封建力量的統治,要求統治者必須依法而治,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光榮革命正是憲政主義在英國取得勝利的象徵。憲政主義雖然是與資本主義同步發展,但它打造了一個必須依法而治的政府,使政府權力受到限制,人民人身自由權利受到一定的保障,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引進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大陸實際上已經被打造成為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社會基本上是由擁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與依靠領取工資維生的雇傭工人所組成,目前中國資產階級還不夠強大,但他們卻希望政府能依法而治以利資本的運行。如果中國大陸繼續朝資本主義經濟方向發展,則民間要求憲政與法治的聲音勢必將愈來愈大。

自由主義者將西方的憲政主義視為普世價值,主張中國改革必須循此模式發展;楊曉青則認為憲政是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象徵,堅決反對,但面對目前大陸官商勾結、金權氾濫以及公有制早已解體的格局,卻又無法提出一套信服的制度讓人民接受,以致在這場論戰中無法獲得知識界的支持。在兩種爭論之外,事實上還有一些左翼學者提出社會主義憲政觀,他們贊同法治建設的重要性,但也指出資本主義憲政體制不觸及人民實質生活的保障,顯有不足,因此應該加入有關經濟平等的保障,這才是曾經歷經社會主義革命的中國今後應走的道路。不過,社會主義憲政究竟應該包括哪些內容、政經基礎、如何運作,這些問題都還有待學術界更深入的討論與研究才能得出共識。

目前大陸一些民族主義的左翼學者總是把自由主義視為洪水猛獸,以致對於自由主義的憲政主張都是抱持全部反對的立場,淪為教條主義者。他們似乎都忽視了馬克思年輕時曾經為了爭取言論及出版自由而與專制的普魯士政府抗爭的歷史經歷。「社會主義應該是超越自由主義,而非只是反對自由主義。」

(世新大學社發所教授)

來源雅虎新聞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