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享] 別將你的心淪為戰場

[複製連結] 查看: 327|回覆: 0|好評: 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t5et5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3-5-23 20:43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別將你的心淪為戰場

譚蘇,年紀不到四歲半,是逃離越南的海上難民。

去年四月跟著父親飄洋過海抵達法國時,就托我們在梅村禪修中心照顧譚蘇幾個月,今天有兩個女孩和一個小男孩從村子裡來找譚蘇一起玩。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他們口渴想要些東西喝。

我拿出最後一瓶自製的蘋果汁,給每個小孩倒滿一杯,最後那杯倒給譚蘇。
由於她那杯是瓶底部分的果汁,所以裡面有些果泥。

當她看到杯裡有小果粒,就噘著嘴不肯喝。
不久,這四個小孩又跑回山坡上玩,但蘇沒有喝任何東西。

半小時後,我正在房間裡靜坐,聽見蘇在叫喚。
蘇想要喝杯冷水,但她連踮著腳都構不到水龍頭。
我就提醒她,餐桌上還有杯蘋果汁可以喝。
她看著蘋果汁,發現裡面的果泥已經沉澱,果汁看來清澈又可口。

她走到餐桌旁,兩手捧起玻璃杯,喝了半杯後,
放下杯子問道:「這是另外一杯果汁嗎,和尚叔叔?」
「不是,」我回答:
「這就是剛才那杯,它靜靜地坐了一會兒,現在就變得清澈又美味了。」

譚蘇又看了一下杯子然後說:
「真的很好喝,它是不是像你一樣在靜坐呀,和尚叔叔?」

我笑著拍拍她的頭說:「應該說我在靜坐時禪觀著這杯蘋果汁,才比較貼切。」

譚蘇每天晚上都看著我靜坐。
我告訴她,我正在「靜坐」,
但沒有解釋其中的涵義,或是為何我這麼做。
每晚當她見到我洗臉,穿上僧袍,並點燃一柱香讓滿室馨香時,
她就知道我馬上要開始「靜坐」了。
在那種寧靜的氛圍中,她通常在五到十分鐘內就會安然入睡。
等我靜坐完畢,就替她蓋好被毯。  

毫無疑問,譚蘇認為那杯蘋果汁就像她的和尚叔叔一樣,
靜靜地坐了一會兒就清澈了。「它跟你一樣在靜坐嗎?」

我認為,不到四歲半的譚蘇不需任何解釋就能瞭解靜坐的意義。
蘋果汁在靜止片刻後就變得澄澈:
同理,如果我們在靜坐中讓心止息片刻,心也會變得清明。
這份心靈的澄明讓我們身心輕安,帶給我們力量和寧靜。
當我們自覺輕安舒暢,週遭環境也會變得清新。
孩童喜愛親近我們,並不只是為了拿到糖果或聽故事,
而是因為他們能感受到這股「清新」。

而你,我的朋友,你是否也像蘋果汁一樣?
即使你不如蘋果汁般沉澱得這麼徹底,
雖然你的坐姿並不是這麼自在安定。
但你不覺得內心少了些焦慮、急躁和困擾嗎?
你告訴我,有思考和感覺能力的人不能拿來跟一杯果汁相提並論。
我同意,但我也知道,若我們做得到像蘋果汁那樣,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我們不僅在端坐時能保持內心寧靜,在行走和工作中也是一樣

這杯蘋果汁的基礎非常平穩。
那些微小的屑粒只是依循自然的法則,靜靜地沉澱杯底,
但你的思緒卻不順服這樣的律則;
相反地,它們像一窩蜜蜂,興奮地到處亂竄,
所以你認為自己無法像蘋果汁般沉澱。
或許你並不相信我的話,因為在你努力嘗試了四十分鐘後,
還是無法得到你所企求的平靜。

事實上靜坐時越急著讓自己平靜,就會變得愈加不安
譚蘇此刻正睡得香甜,她的呼吸好輕盈。
她毫不費力地就這樣沉睡了。
你明白那些夜不成眠的時刻是什麼滋味,
你愈努力嘗試反而愈睡不著。
你試著強迫自己內心平靜,卻感覺到內在有股抗拒力。
許多人在靜坐的初體驗中,也都感受到這股抗拒力,
他們愈急著讓自己平靜下來,就會變得愈加不安。

禪修,就是去觀照並且隨順所有的細微之處
事實上,生起這種抗拒正是由於我們急於獲得內心的平靜。
這些努力本身變成了一種壓迫。
思惟與情緒猶如河水般奔流,
若想攔阻一條河的湧動,就會遭遇流水的阻力。
所以,較好的方式是隨順著流勢,
來引導它朝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
千萬下要企圖圍堵它奔流。

請記住,河水必須流動,我們要順著它,
必須察覺沿途加入的每條小溪,
察覺自己內心生起的所有思緒、情感和感受——
看它們如何生起、佇留,然後消失。

你看見了嗎? 現在這些抗拒力開始消失了。
這條念頭之河仍然在流動,但不再隱身於幽黯之中。
如今它在覺知的陽光下奔流,
要讓這太陽之光在我們內心永遠閃耀,
清楚照見每一條細流、每塊鵝卵石,
以及河流的每個轉彎處,這就是禪修。
最重要的是,禪修就是去觀照並且隨順所有的細微之處。

平靜的心,不等於沒有思緒,不是感覺的漠然麻木
在覺知的當下,雖然那條河仍然奔流不息,我們卻感到能夠自主。
我們覺得身心平靜,但不是蘋果汁的那種「平靜」。
處於平靜中,並非意味著我們的思緒與情感是冰封僵固的,
它跟麻木的情況不同。
一顆平靜的心不代表心中沒有思緒、感覺或情感,
平靜的心不是麻木不仁,不是心不在焉。
顯然地,單憑思緒和情感無法單獨構成我們生命存在的全部。
憤怒、憎恨、羞慚、信心、懷疑、
不耐、厭惡、渴欲、悲傷和哀痛,都是我們的心:
希望、抑制、直覺、本能、潛意識和無意識,
也是自我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凡有壓制必有反抗——壓制必然伴隨著反抗。
真心與妄心實為一體,
否定此就是否定彼,壓制此就是壓抑彼。
我們的心就是我們自己,我們不能壓抑它,
而必須用一種恭敬、溫柔,以及絕對非暴力的態度對待它。
既然我們連「究竟什麼是我」都不知道,
又如何能分辨某一心念是妄是真,是否該壓制及壓制什麼?
別將你的心淪為戰場,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覺知之光的照耀下,
觀察內心發生的各種變化 讓我們就能夠直視本心
最終 使「自性」醒悟。

一行禪師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0碎鑽 +10 幫助 +16 收起 理由
Albar + 1 讚一個!
wang369.tw + 3 + 3 讚一個!
ghekfp + 1 讚一個!
WenchenLu + 1
tangiuanbor + 1
mac7777 + 1 + 1 非常讚
sheuewe + 1 + 1 讚一個!
太醫令 + 1
ttoomm + 2 + 1 很給力!
藍蝶 + 5 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