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爆紅話題] 香蕉將取代馬鈴薯地位╱氣候變遷加劇 全球主食大洗牌

[複製連結] 查看: 220|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aejunhsu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11-1 13:2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自由時報 – 2012年11月1日 上午4:26.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國際農業機構「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一項最新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可能導致香蕉取代馬鈴薯,成為數百萬人的主食,同時,樹薯與豇豆作為替代性蛋白質來源,重要性也大為增加;CGIAR另一項研究指出,食品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比原先聯合國所估計的高出一倍,是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之一。

玉米、小麥和水稻 產量將受影響

聯合國食品安全委員會授權的這項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可能降低未來幾十年開發中國家玉米、小麥和水稻的產量。這三種農作物是食品中的三大熱量來源。同時,原本生產在溫帶的馬鈴薯也因為氣候暖化而受威脅,因此熱帶水果香蕉可加以取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適合較高緯度生長的香蕉品種問世。

報告中指出,小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小麥產量減少,本來大豆是小麥以外另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大豆對天氣變化十分敏感,很容易因為氣候的變化而歉收。因此報告建議,在南亞國家,較能適應多種氣候環境的樹薯可取代小麥;在非洲,豇豆則可取代大豆。豇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被稱為「窮人肉類」,抗旱能力高,而且喜歡較溫暖生長環境,藤還可以拿來飼養牲畜。

研究人員指出,當人類原本的主食產量銳減之後,人類必須調整、接受更多元化的新飲食,這樣的轉變以往也發生過,例如二十年前非洲部分地區幾乎無人吃米飯,但因為價格低加上容易煮,當地人便改吃米飯,所以要由吃米飯轉吃香蕉應該沒有大問題。

CGIAR在另一份報告「氣候變遷與食品體系」中指出,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占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總排放之比為十九%至二十九%,遠超過聯合國原先所估計的十四%。報告認為許多國家只要簡單改善農業生產效率就能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中國更有效率的生產肥料,以及巴西多從紐西蘭進口羊肉等。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認為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是化石燃料消費,CGIAR的報告則意味,全球暖化對食品生產的威脅不僅是在農地上,從生產食物的每個環節都受到威脅,例如暖化引發的洪水會妨礙農產品的生產和運輸,也可能引發更多因食物而起的疾病。

來源:http://tw.news.yahoo.com/%E9%A6%99%E8%95%89%E5%B0%87%E5%8F%96%E4%BB%A3%E9%A6%AC%E9%88%B4%E8%96%AF%E5%9C%B0%E4%BD%8D-%E6%B0%A3%E5%80%99%E8%AE%8A%E9%81%B7%E5%8A%A0%E5%8A%87-%E5%85%A8%E7%90%83%E4%B8%BB%E9%A3%9F%E5%A4%A7%E6%B4%97%E7%89%8C-202616736.html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