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光纖項目意在推動ISP創新
導語:美國《財富》雜誌網絡版撰文稱,雖然 Google 光纖項目引發了很多爭論,而且短期內難以成功,但其真正目的或許是推動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創新,從而為更多企業創造增收機會。
以下為文章概要:
開局良好
上月, Google 宣佈了“ Google 光纖”(Google Fiber)計劃,承諾每月70美元即可享受1Gbps的網速,另交50美元還可以收看數十個高清電視頻道。外界對該消息毀譽參半。
由於 Google 在堪薩斯城推廣該項目,令其他地方的極客羨慕無比。 Google 不僅對早期用戶免收300美元的初裝費,與多數美國用戶使用的2Mbps寬帶相比,速度也提升了整整50倍。
不止如此, Google 光纖還允許用戶同時錄製8個電視節目;要下載一部高清電影,也只需要7秒(5Mbps寬帶需要22分鐘);用戶還可以免費獲得一部Nexus 7平板電腦當遙控器; Google 甚至贈送TB級的Google Drive數據存儲空間;最重要的是,這項寬帶服務沒有流量限制。
就在該消息宣佈一週後, Google 便在兩個堪薩斯城吸引了7000戶家庭,有4900戶來自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另有2100戶來自堪薩斯州的堪薩斯城,約占這兩個城市家庭總數的5%。截至本週,一些居民區有39%的家庭都鋪設線路。
雖然開局不錯,但爭論遠未結束。有人擔心, Google 光纖無法像 Google 搜索引擎或Gmail那樣具有顛覆性;也有人好奇,該服務是否會像通過網絡銷售的Nexus手機一樣,成為一次有趣但成本高昂的嘗試。
爭論不斷
這場爭論可能還將持續數年,因為 Google 光纖要真正展現它對高速上網方式的影響,還需要數年時間。但可以明確的是, Google 光纖獲得了很多支援。但同樣也有很多人反對──尤其是實力強大的ISP。
例如,Verizon多年前就在一些城市推出了FiOS光纖計劃。該公司表示,FiOS光纖計劃已經吸引了420萬用戶,可以提供530個電視頻道和高達150Mbps的網速,包月費用為205美元。Verizon還聲稱已經對該網絡投入了230億美元,但該數字遭到一些觀察人士的質疑。
AT&T、時代華納和康卡斯特也都提供了速度略低的上網/電視包月套餐。與 Google 不同,他們與ISP客戶建立了更長久的關係,在寬帶行業的品牌認同度也更高。如果 Google 要將光纖項目拓展到其他城市,就需要花更多錢提供客戶支援──這會占到ISP成本的四分之一──並爭奪更多的有線電視頻道。
但 Google 光纖是在經過深思熟路後推出的,瞄準了當今ISP服務最薄弱的緩解:速度不高,價格不低。隨著視頻聊天、流媒體內容、照片分享的日益流行,人們發現寬帶已經不寬。根據Akamai的測試,美國的寬帶速度僅位列全球第15位。而 Google 光纖則以低於多數ISP的價格提供了更快的網速。
Google 還在利用傳統社交網絡的力量吸引用戶:一家使用了 Google 光纖,鄰居也會競相使用。
真正目的
但 Google 的回報卻會面臨風險。堪薩斯城的項目成本為5億美元,將該項目推向更多城市將很快燒光 Google 的430億美元現金。但寬帶內容的激增可以通過網絡和電視廣告為 Google 帶來新的收入。而如果變身為ISP, Google 還可以在美國很多家庭的客廳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Google 光纖是 Google 有史以來最具野心的項目之一,意義堪比圍繞Google+設計所有網站,以及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流動。
目前看來, Google 想要借此顛覆大型ISP的機會不大。但具體結果還要等上幾年才能見分曉,倘若 Google 果真要將1Gbps的網速推廣至數以百萬的用戶,而且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價格,現在就認定該公司將失敗還為時過早。
正如麥格理証券分析師本‧沙赫特(Ben Schachter)所說:“ Google 該項目的主要目的不是探索長期收入機會,而是推動現有的ISP提升網速,並展開創新,這對 Google 的長期發展有利。”
這或許才是 Google 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搶ISP的生意,而是為了推動他們共同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幫助更多企業增收。(思遠)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