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自由時報 – 2013年6月3日 上午6:14
〔自由時報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一名三歲小女孩,全身皮膚、嘴唇和下體的黏膜,忽然冒出直徑三到五公分的大水泡,水泡還會變黑、疼痛,不但女孩痛苦不堪,家長也心疼無助。經小兒科醫師轉診給皮膚科醫師,檢驗後才發現,女孩身上隨便一顆水泡裡面,都有上萬株腸病毒克沙奇A6變種病毒,水泡破掉還會傳染他人,令醫師大吃一驚。
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五月二十日到廿六日期間,腸病毒就診人數超過兩萬人,而急診就診率更創下六年來次高紀錄。目前國內流行病毒株是克沙奇A6型,雖不致演成重症,但對幼童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林口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投入兩年時間追蹤,更發現亞洲變種腸病毒和皮膚水泡的關係,昨日在台灣研究皮膚科醫學會第八屆年會中,發表已獲頂尖「傳染病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接受的研究結果。
每顆水泡藏上萬株克沙奇A6變種病毒
鐘文宏在九十九到一○一年的兩年間,從二十一例非藥物引發不明皮膚水泡的病人中,篩檢出六個病人是肇因於克沙奇A6變種病毒,這名小女孩就是第一例。當時女孩咽喉和糞便中檢驗結果是腸病毒陽性,水泡成因卻成謎。鐘文宏仔細分析女孩的服藥情形,研判不是藥物過敏,靈機一動將水泡送驗,赫然發現水泡裡充滿上萬株變種克沙奇A6腸病毒,如果抓破或觸摸,就會傳染他人。
其實歐美在五年前就發現腸病毒有突變,但頂多引起指甲掉落,亞洲的突變病毒在台灣、日本都有造成皮膚水泡,症狀比歐美病毒還嚴重。鐘文宏觀察,這些病人都沒有系統性的疾病或過敏,反而是抵抗力不錯、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人。發病症狀以皮膚水泡為主,腸胃道症狀反而輕微,但由於水泡大小是一般腸病毒的六到十倍大,還會變黑、疼痛,平均都要住院一到兩週。
上述症狀不會致命,卻會造成診斷困擾,醫師容易聯想到藥物過敏引發的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或 疹病毒引發的多行性紅斑。
鐘文宏說,如果醫師判斷是腸病毒,標準治療不會給類固醇,但這類病人越早用類固醇治療,效果越好,就算需要住院,恢復過程也相當順利。鐘文宏也提醒,因腸病毒引發皮膚水泡,最好不要出門,家長也需注意,避免讓小朋友抓破水泡,以免病毒流出導致傳播。
來源 yahoo新聞
====================================================
缺積分?? 缺碎鑽?? 缺鑽石?? 缺權限?? ...還是什麼都缺嗎?
可以參考以下兩篇 :
1. 共襄盛挙:結縁*随縁*感恩*惜福 APK.TW送給您\*伴手禮*/
2. 新會員必讀 ~升級密技~ 鑽石-任務-積分-權限-簽到-搜尋-發文
====================================================
歡迎大家踴躍加入 群組 內的 "韓流瘋"及" 爆爆遊樂園",
韓流瘋 及 爆爆遊樂園 不定期會有些小活動...歡迎踴躍參與...
====================================================
【其它小分享 福利帖】
(第133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132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131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130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第129波大放送) : 人人回帖有獎勵
<如須查詢更多相關內容,請自行爬文>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
2013/06/03 By 游幃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