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旅遊/運動] 登山注意事項

[複製連結] 查看: 555|回覆: 1|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es987789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6-28 15:36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上山前:

1. 行前會議:

 行前會議是隊伍出發前,分配工作及做隊員間溝通的時機,通常會安排一到兩
 次的行前(視路線而定,甚至更多),領隊會將工作分配下去(如租車、公文
 、器材....等),並解釋上山行程及可能遇到的狀況,還有體能要求,隊員則必
 須將自己可能困難提出,好事先防範(如有一些隱疾等等),因此,行前會議
 是務必出席的,一方面瞭解狀況,一方面也可熟悉認識同隊隊員,培養默契

2. 體能訓練:

 體能的要求並非是為了到山上玩樂用的,而是為了突發狀況時,自救救人的基
 本武器!山社練跑的時間是星期一下午五點在操場集合,建議去跑光明頂,但
 下坡請用走的,千萬不要用跑的,以免傷到膝蓋;另外,游泳或到健身房中走
 樓梯、踩腳踏車,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最好的體能訓練,還是背著背包上
 山去!!
3.出發前準備:
i:地圖及行程資料必須讀熟。
ii:私糧及中餐採買齊全(中餐一般攜帶餅乾類《夾心的較能入口》,但最
 好不要都買甜的,很容易吃膩!有些人會帶些八寶粥或花生仁湯,缺點
 是太重,可多試幾種,找出適合自己體力及口味的午餐)
 ※有些女生中餐如果沒吃好一點,下午就走不動了,自己要注意一下!
iii:分公裝時要準時,並且牢記自己帶了哪些東西!
iv:背包裝填:
 (1)原則上越晚用到及越少用到的放最下面。
 (2)所有背包外面的繩子或外掛物品要收好繩頭,以免行進時絆到自己!
 (3)背包裝填時注意不要讓背包凹凹凸凸的(尤其是背部的地方),這樣
  重心很不穩,背起來會很累!
 (4)背包打好後要記住自己背了什麼東西並記住每種東西擺放位置,不要
  等到要拿東西時又得把背包整個倒出來!(附一張示意圖)
 (5)背包打好時背上背包走一走晃一晃,看看重心穩不穩,或是背上無突
  出物,即背起來舒不舒服!(如不行,就重新打包吧!)
v:服裝(非雪季)及鞋子:
 大部分的穿法式三件式,裡面是排汗衣,中間是保暖層(如羽毛衣或是
 pile),外面是擋風層(如 Gore-tex);行進間以不會太熱為原則,一休息,
馬上穿上外套,避免著涼!鞋子方面一定要穿登山鞋(為了你自身的安全!),登山鞋的選購以鞋底為主,只要鞋底有的圖案就可以買!(登山鞋通
常鞋面和鞋底是不同廠商作的),有 Gore-tex的不錯,沒有也無所謂。上山前
要將皮革部分圖上保革油,以保護皮革及增加防水性!(不要塗到縫線處,避免縫線氧化!),下山後也要將鞋子洗淨、陰乾(非曬乾)後在塗上一層保革油!

P.S.建議走路時綁上頭巾,一方面可吸汗,一方面可幫頭部保暖。

●在山上時:
1.『準時』在出發時間、地點集合!

2.背背包時要把肩帶等調整好,可請有經驗者幫忙調整。

3.關於行進方式:
‧上坡時不要走幾步就停下來喘氣,最好以等速度,不疾不徐的一直慢慢
 走,切忌經常休息,這樣會耗掉更多體力。休息時間原則上不要久到讓
 身體冷下來(大部分的說法是一個小時休息10分鐘),否則容易著涼,
 且易使體力透支,尤其冬天時容易會抽筋!
‧休息時要面朝來處,記憶當地景物,並作好判圖工作,確定是不是在預
 定的路線上,也可避免迷途時找不到退路!

‧下坡時,要慢而沉穩,切忌蹦蹦跳跳,不然膝蓋軟骨會受傷,造成永久
 幸運動傷害!(下坡時可帶護膝保護之)

‧行進間最好能保持可見到前後對有的距離間隔,以應付突發狀況,避免
 個人迷途!

4.如何保持體力:

i:避免上山前熬夜(不要太興奮睡不著覺)。
ii:避免停停走走。
iii:衡量自身體力,不要逞能背多(但也不可故意裝作背不動!)
iv:有些女生中午一定要吃的好,下午才走的動,所以要知道自己狀況,
  不要跟大家一樣,中餐草草解決!
v:晚上儘早睡覺,並要有高品質的睡眠!(如後討論)

5.注意保暖:

 不論是在行進間休息,或是到營地後,保暖工作都是第一個要作的,排汗衣
 會是你不可或缺的幫手!休息時務必選擇避風的地方,營地亦同,不要選在
 風口處!

 另外可帶禦寒帽子、圍巾、手套、及替換的毛襪,這樣在營地的晚上就不會
 冷的發抖!(3000公尺以上,夏天晚上亦不到10℃)。而替換毛襪只能在營地
 穿,隔天要走時,必須再換襪子,否則明天就沒有乾淨襪子可穿了。

6.到營地後:

i.: 穿上衣服,保持體溫,並搭好帳篷!
ii:將當日及隔晨會用到的公裝拿出來(如鍋具、爐子、食物等),集中
  放好。
iii:領隊會分配人員取水、炊事等等工作,盡量多動手幫忙去作,不要站
  著發呆----除非身體不舒服;如不舒服,立刻告知領隊或嚮導!
iv:公事弄好後再開始整理私裝、帳篷內務、准備好碗筷。
v:長程縱走幾天後通常行動會較呆滯,但仍要把握越早弄完越早休息的
  原則,爭取休息級睡眠的時間!
vi:用餐完畢,如水源充足可直接取水洗滌碗筷(也可用湯洗乾淨即可)
  (洗碗水要和廚餘一起處理,不可任意頃倒),如水源不夠,則用衛
  生紙擦乾淨即可。-----不可用人工清潔劑!
vii:睡覺前將爐頭及營燈收好,套上套子,以免受潮;背包要上背包套,
  置於不會積水的地方,以免下雨弄溼!另外鞋子可以擺進背包套內,
  避免露水弄溼!還有一點拭除餘還有垃圾要收好,綁緊,以防黃鼠狼
  或黑熊來翻動取食!
7.如廁及垃圾問題:
i:上廁所方面有幾點原則:
 (1).路旁15公尺內不可放地雷!
 (2).營地及水源附近30公尺內不可上廁所!
  (尤其是水源旁,最好翻過一個小稜線再上廁所,避免污染水源)
 (3).如在溪谷旁,要到下游處上廁所,不然..........
  and現在上山都會帶小鏟子,請先挖洞再上廁所,完事後覆土埋好。

ii:垃圾除了廚餘外,一律帶下山,廚餘應盡量減少(菜單要適量,盡量
 少用油),剩菜盡量吃光,或可當明天稀飯的配料。另外廚餘也要以
 掩埋法處理!!(要挖30公分深)

8.如何得到高品質睡眠:

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是隔天行進動力的來源!要擁有好的睡眠品質,除
個人天賦異稟外,最重要的還是睡前的準備工作。

i:帳篷下方凹凸物盡量夷平,帳篷旁要挖排水溝,避免積水。

ii:帳篷外帳一定要拉開,釘好營釘,避免帳內反潮。內帳最好留通風口
 ,保持帳內流通,不要因為天冷就把門窗關的死死的,這樣空氣不流
 通,反而會睡不好。
iii:睡墊最好使用泡綿或是充氣式睡墊,單人鋁箔的太薄,下面有小石頭
 都會感覺到!
iv:睡覺前可和隊友互相按摩肩膀及小腿,可減低疲勞;睡覺時也可把腳
 稍微墊高,增加尿酸代謝效率!
v:睡覺前要上好廁所(半夜起來上廁所是很痛苦的事!),在頭邊放一
 瓶水還有頭燈,在帳篷內睡覺晚上經常會被渴醒。
vi:帳內東西擺整齊,不關睡覺的東西最好都收進背包中,雪季爬山這點
 尤其重要!
vii:溼襪子可放進睡袋中,用體溫烘乾法烘乾,但大多數女生勿試,因為
 不但烘不乾,還會睡不好覺!(女生手腳易冰冷,建議穿乾襪子睡覺)
viii:準備一條毛巾,可擦乾帳內溼氣。
ix:不要穿太多衣服睡覺,這樣不會比較溫暖,反而會讓你睡得不舒服。

●緊急狀況處理:

※以下所討論均已台灣登山環境的狀況為準,不適用於海外遠征等緯度、高度
 不同之區域!

1.小背包及求生包中必備物品:

 (1) 小背包:
 打火機、哨子、雨衣褲、口糧、水壺、鋼杯、地圖、指北針、禦寒衣物、頭
 燈、求生包等物品。(可能的話還要帶爐頭、瓦斯、雨布、繩子、及手機

 (2) 求生包:
 內含打火機、火柴、火種、蠟燭、細鐵絲、高熱量食品、針線、求生紙(或
 大塑膠袋)、應急藥品等。
2.迷途(此處僅討論個人迷途):
 預防方法:行進間不脫離隊伍,維持可互相看見的原則。
 迷途後之應變方法:
 (1) 鎮定精神,不要再亂走,就算有體力也不要自行尋路!
 (2) 找避風處休息(但不可太隱蔽,以至別人找不到你!),拿出禦寒衣物。
 (3) 吹哨子,三聲為一單位,如有人回應,要直接喊『救命』,不要喊『我在
  這裡』!(*可以在哨子中加點水,可使哨音變尖,在樹林中傳的較遠)
 (4) 如無回應,休息一下,繼續吹,並做過夜準備!
  過夜原則:
  鎮定精神、避風(但不可太隱蔽)、分配自己帶的糧食、善用背包中的資
  源、點根蠟燭會讓人較有安全感(最好能升個火)、在旁邊明顯處放置顏
  色鮮明的東西(如紅色背包套),以利他人找尋!
 (5)等待救援。
3.失溫:

 預防方法:隨時注意保暖原則,儘量不要讓身體失掉!
 處理原則:到營地後立刻換下溼的衣服,如覺得身體不適、發抖不停,立刻
      告知領隊、嚮導。
4.中暑或熱衰竭:

 預防方法:(1)不要穿太多衣服走路(以個人而定,但也不要因此著涼),以
 至汗水流不出來,導致中暑。
 (2)要適時補充流失的水分及鹽分,避免中熱衰竭!

 處理原則:
 (1)到陰涼處休息,解開束縛(如第一個釦子、腰帶等)
 (2)臉部潮紅者(中暑)要抬高頭部,擦拭涼水,降低體溫;臉色發白者(中
  熱衰竭)要墊高腳部。
 (3)如患者清醒,可給予水分(可酌量加入鹽巴)。
 (4)多休息

5.抽筋、扭傷、或外傷:

 處理原則:抽筋時可吃些鹽分,坐下休息,等領隊來處理(注意保溫);扭
      傷或外傷,請就地(必須是安全無虞的地方)休息,等待領隊及
      嚮導來幫你解決。
6.頭痛:

 頭痛大部分是在營地時才會發生(運動中不容易頭痛),一部份原因是氣壓
 太低(氧分壓不夠)所引發的高山反應(2200公尺以上就有可能有高山反應
 ,因人而異);另一部份原因是頭部未保溫、散熱太快,導致太陽穴附近微
 血管收縮,引發頭痛,治療法就是戴上帽子,走動走動,呼吸新鮮空氣即可
 。(先行睡覺休息或是吃顆頭痛藥都有效,但不要因胃口不佳就不吃東西,
 這樣只會更糟糕!)。

 嚴重的高山反應(如腦水腫或肺水腫),須立即降低高度,否則有致命的危
 險!!(一般在台灣不常發生,但仍須小心注意!)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1碎鑽 +1 幫助 +1 收起 理由
arcticsirius + 1 + 1 讚一個!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arcticsirius | 收聽TA | 只看該作者
發表於 2012-7-2 09:00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每年都會辦登山技能訓練,雖然費用跟要另外需要買的裝備貴了點,但如果真有新要爬山的話花下去絕對是值得的。

http://www.mtrescue.org.tw/Train/Train_Detail.php?SubjectNo=5&MessageNo=1708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