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定帳號登入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旅遊/運動] 面試的八大“嘴忌”

[複製連結] 查看: 448|回覆: 0|好評: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ags_tai | 收聽TA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4-3-8 18:09

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對於面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一種理解的誤區:面試一測外貌;二測口才。
我認為,除特殊行業的特殊要 求外,如上兩方面是遠遠不夠的。比如講究知
識型的用人單位,如果也招來那些只有外貌和口才而沒有真本領的員工,那
就無異於買花瓶了。現在有很多年輕的求職 者自以為外貌和口才資質不錯,
以為在主考官面前能 “對答如流”,便可以撈足“印象分”。孰料,恰恰是這號
人最有可能被我前面所講的那些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原因很簡單,在知識為
上的今天,用人單位根本不會 考慮用這種外在輕浮內在無實的人。也就是說
,由於你刻意賣弄自己的口才,沒有管好嘴,結果在急於表現自己的同時也
充分暴露了自己知識淺薄的弱點,最終還是 那張嘴誤了你自己。為此,必須
給那些自以為通過門才的表現力來贏得求職者成功的人潑點冷水,同時也給
這些人指出如下8種求職的“嘴忌”。
“以我為軸”的誇誇其談
面試中對自己經歷及能力的表述簡明扼要,適可而止,千萬不要像像開話匣
子般沒完沒了地誇誇其談,自吹自擂,甚至主次不分地“以我為主”。求職者
要講究實 在,言簡意賅,不可大包大攬地做太多的口頭承諾,說得太多了容
易引起考官的反感。考官在面試時往往要求你當場表現自己的才藝,你姑且
可以謙虛地一試,但休 要還沒動手,那張嘴就迫不及待地聲稱這事沒問題,
那事很容易。有誇海口之嫌的話在求職面試場合,一定要慎出。
不錯,負責招聘的主考官很注重對你能力的評估,但面試時他更會對你抱著
謹慎的態度,意在讓你充分展示自己。這時,如果你想把考官“侃”暈,東拉
西扯,盡說 些不著邊際的話題,甚至大肆吹噓“關係網”,還自鳴得意,生怕
別人不知道,你有多大的能量,那麼主考官一定會認為你這個人只會拉大旗
做虎皮,淺薄至極,能 力也“不過如此”。
誇誇其談說到底就是想回避問題的實質,因而用不誠實、不坦率的吹捧方式
來為自己遮羞。比如求職者常常被主考官問及為何會失去過去的職業,有些
人為了回避正 題,便故意顧左右而言他,大談理想抱負或過去的工作所學非
所用;若實在還過不了關,便對過去的工作單位大加痛砭,言下之意就是說
原來的工作單位廟太小,容 不下他這個大和尚而已。面對這樣誇誇其談的面
試者,主考官十有八九會在心裡做如此反應:你以為你誰?本廟更用不上你
這種華而不實的“大和尚”。
迫不及待地搶話或爭辯
有的求職者為了獲得主考官的好感,就會試圖通過語言的“攻勢”來“征服”對
方。這種人自我表現欲極強,在面試時根本不管主考官究竟買不買他的賬,
沒說上三 句兩句話,就迫不及待地拉開“陣勢”,賣弄口才,力求自己在“語
機”上占上風,在事理上征服對方。主要表觀在搶話、插話、爭辯等方面。
不能說愛搶話或愛插話者都是淺薄者,但人們往往非常討厭這種“不管嘴”現
象。因而,在求職面試時,無論自己的見解是多麼的卓爾不群,無論別人對
你的看法或 觀點有多大的偏差,在對方把話說完之前,千萬不可插嘴,這也
是對主考官最起碼的尊重。即使主考官的話偏差太大,說明主考官對你已經
持有成見,在這個時候, 無論你再插話、搶話也已經於事無補,只能會增加
人家對你的反感。
插話、搶話的“下步棋”無非就是爭論或爭辯。但面試談話如果變成爭論或爭
辯的話,這樣的面試還叫面試嗎?有一個求職者在談話中一直用爭辯和反駁的
語氣: “為什麼不是這樣!”“我有我的見解,不管你怎麼想。”這種爭辯或許能
表現出你的才智、機靈、推理能力和說服能力,你可能在某個細節上辯回了
面子,殊不知 就在你“過了口癮”的同時,主考官從大局考慮,為了單位將來
能得安寧,已經放棄對你的錄用了。
贏得一場爭辯而失去一份好的工作,可謂是“因小大大”。面試的目標不是在談
話中取勝,也不是去開辯論會,而是要得到工作。如果你在談話中過於和主考
官“較 真兒”,使得主考官對你很傷腦筋,認為你“根本不是來找工作的,而是
故意來找碴兒的”,可想而知,事情的結果將會是多麼的糟糕!
關鍵時刻反應木訥
沉默是金?對不起,在求職面試場合,你可別被這種矯枉過正的說教給誤導了。
主考官提出一些很關鍵的問題時,如果你也“惜言如金”,那你還面什麼試呢?
主考 官定會認為你這叫反應木訥、遲鈍。如果你給主考官留下的是這個印象
的話,那麼可以說你的求職使命將就此宣告失敗,因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願意
錄用反應遲鈍的 人。
“少言”是必要的。但比“少言”更有必要的是“慎言”,而不是“不言”!面試卻“不
言”,當然就是木訥、遲鈍。儘管木訥、遲鈍者和那些誇誇其談者的反差明 擺
著,但同樣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好員工。求職面試的目的是要讓用人單位
考核自己,你羞羞答答地不張嘴說話,人家又怎麼考核你呢?
面試對話不僅要用頭腦,還得用心靈。當你兩腳往主考官面前一站,看著對方
一副大模大樣的姿態,你莫名地垂下了眼瞼,無地自容,早先為自己設計好了
的答問詞竟蕩然無存。越是如此,你越發慌,致使你說起話來鬼使神差地詞不
達意、語無倫次。這都是反應遲鈍的表現。
反應遲鈍者大多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越是自卑,就越遲鈍,這就叫惡性循環。
人一旦既自卑又遲鈍,就會不敢正眼看主考官,以至消極、冷漠、煩悶,而這
些足以摧毀主考官對你的熱忱和信心。
恬不知恥的好為人師
求職就是求職,求職和在職可不一樣。在職者要有主人翁的態度一點兒也不假,
但求職時,你的地位還不是主人翁,即使你感覺自己裝了一肚子的好想法,但
這絕不足以打動主考官。
新點子並不是人人都有,有好想法、新點子的人卻不可處處好為人師,尤其是
不能對陌生者施以“指點”。所謂的新點子當中或多或少含有忠告成分,而大部
分忠告 都是批評,批評對於某人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尤其是來自陌生人的批評
,不可能受到欣賞、遵從,更不可能產生好感。這就是少提建議的理由。你是
求職者,在主考 官面前說這想法,提那建議,你要是不受排斥,那麼就證明這
個主考官也太沒主見了。
在主考官眼裡,讓求職者談想法、提建議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考察
你的思維,同時也為你挖了一個陷阱,它會立馬使你變成“好為人師”“好耍嘴皮
子”的傢夥。所以,在面試中,最忌諱提些帶忠告性質的建議。不管你的建議多
麼中肯、多麼優秀,最好留著,到錄用後再說,不要在求職時急於賣弄。
提低級問題
求職面試不是入學面試。主考官要考察的是你的綜合素質,而同時你也可以問一
些與你所學的專業相關的問題,或者問一些企業工作制度等問題。但在發問之前,
你 必須好好想想你將要問的問題是否有現實意義,尤其不要提一些低級的甚至是
幼稚的問題。比如像單位裡是否24小時供熱水?辦公室內是否有衛生間?單位平
常是 否組織大家旅遊等等,這些很可能使很好的面試砸了鍋。
目中無人
這是平常愛自高自大、口中無人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不得不承認,這種人可
能有些比他人高出一籌的資本,但這種資本很可能因為你的狂傲而顯得“舉重若
輕”。 古人說“厚積薄發”“深藏不露”,這才叫能力資本的真正積澱。縱然你有
再大的資本,在應聘時你也是處在屈於人下的地位。在主考官面前大談自己的
閱歷有多麼 豐富,恰恰說明你這個人缺乏教養,根本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誰都
敢得罪。目中無人的求職者大多有一種莫名的控制欲,一心想壓著別人,以顯
示自己的優勢。殊不 知帶著這種心態去面試,主考官生殺大權在握,讓他畢恭
畢敬地聽你“指點江山”,他心中的無明火豈不呼啦呼啦扇起?你惹了主考官,
你還面試幹什麼呀!
濫用時尚語
年輕人追求時尚並不是件壞事,但時尚從某種角度上反映了一個人對現實的反
叛心理。有些年輕人知識能力比較一般,但對時尚卻很著迷,平常說話也總喜
歡使用時 尚用語,結果到求職面試時也像“上網吹泡泡”一樣無所顧忌,動輒用
很時髦的網路時尚用語和主考官“兜話題”,以為這樣做既能彌補自己知識能力
上的不足,又 能讓主考官認為自己很“前衛”,很可人,因此而被錄用。殊不知
敢當主考官的人大多數都不是省油的燈。你的輕浮語言又怎能擋得住他那銳利
的洞察眼力呢?另 外,有些人學外語學了半桶水。
在面試時便喜歡時不時地夾雜一兩個英語單詞,以顯擺自己的英語能力,但這
樣賣弄是很危險的:若是碰到主考官隨即用英語和你接碴兒,你豈不搬起石頭
砸了自己的腳?
不分對象地亂倒苦水
求職不是訴苦會,更不是救助會。有些求職者在面試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
人家一提問,便借回答之際大倒苦水又是自己曾經歷這樣那樣的不幸,又是難
忍家庭負 擔之重云云,以為這樣能引起主考官的同情,殊不知這樣做不但得不
到人家的同情,反倒讓人倒起胃口!人都有倒楣的時候。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
,一遇到倒楣事 就唏噓感歎,成天嚷著世道不公,並擺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這樣做或許能換取別人的同情心,但把這一手法一廂情願地運用到求職面試
上,那一定會慘敗。當 然,主考官也有同情心,但稱職的主考官絕不濫用這種
同情心。逢得面試時大倒苦水者,主考官一般都會一言不發地點點頭,看上去
好像很耐心地聽你傾訴,待你把 苦訴完了,主考官充其量會一臉熱情地告訴你
:請您回去等通知吧。這一“等”,不定是何年哪月呢?



出處:竅門網   



「用Android 就來APK.TW」,快來加入粉絲吧!
Android 台灣中文網(APK.TW)

評分

參與人數 2碎鑽 +1 幫助 +2 收起 理由
676596749 + 1 + 1 非常讚
lcctno + 1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專題
用Android 就來Android 台灣中文網(https://apk.tw)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