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權證小哥 原則一:價差比要越低越好 「價差比」是權證小哥挑權證時 第一個重要條件! 我們先來看價差比的公式: 價差比值,這個值越小越好 當我們在計算價差比的時候,如果分母愈大,比值就會愈低 也就是說,4元多的權證會比1元多的權證,算起來價差比更低! 價差對發行券商來說,是獲利的來源之一 但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就是一買一賣之間,損失掉的成本 應該要列入你的「交易成本」一起算,你最後的報酬率才是真正拿進口袋的獲利
小哥特別要求 元大寶來、群益金鼎、永豐金證券這3家券商的報價系統 必須要提供「價差比」的數字,幫助我們在看盤的時候 能馬上判斷要不要買這檔權證 在台灣的權證市場,價差比偏大的原因有兩個: 1.有些發行券商以「反映避險成本」的理由,刻意拉大價差比 2.權證報價只計到小數點後2位,比如說 0.85或0.86,價差就有0.01 如果像香港的權證,計到小數點後3位 比如說0.123和0.124,價差會縮小到0.001,價差比就能更小
「隱含波動率」代表權證投資人對該標的股未來波動程度的看法 因此,我們把握以下原則 發行券商訂價,會參考標的股的「歷史波動率」,才有利潤可圖 假設過去6個月的台積電歷史波動率是26.9% 發行商賣出台積電權證的委買隱波率大多就會在30%~33%左右 一般我們在查詢權證資料的時候,會看到3個隱波率的數字: BIV:「委買」隱含波動率 SIV:「委賣」隱含波動率 IV:「成交」隱含波動率 小哥認為最重要的是BIV,因為你要賣出權證時只能賣內盤價 (內盤價是最高委買價,如果成交價一直停留在內盤價,表示賣出力道較強)
方法要學,不能只學一招半式 雖然前面提到,低隱波的權證比較便宜 但你也要小心「買得低、賣出更低」,就損失大了 低且穩定的委買隱波率(BIV)才是最好的 這裡小哥教大家2個方法 1.查明近10日隱波率,並和多檔同標的權證做比較,找合理的波動率數字 2.看發行商過去的信譽 (如果你不了解發行商,就多上權證小哥的Facebook跟大家一起討論吧)
買到隱波太高的認售權證,隔天股票就算跑出跌停板,你還是可能會賠錢 為什麼? 隱波太高,就代表你買得太貴 即使是看對方向,也一樣會賠錢 當你發現一檔權證的隱波越發越高,那不如放空現股
小哥通常會挑行使比例高的權證,因為: 1.參與股票上漲或下跌的程度高 2.比較不會在報價上被發行商吃豆腐 行使比例低的權證,通常價格低,計算價差比(原則一)就變大了 因此,就算之後股票真的漲了,也沒有賺頭
有人常說,權證的魅力就在以小博大 也就是看上權證的槓桿倍數大這個特色 比如說,1檔權證的槓桿是5倍,那標的股票漲1%,權證就會漲5% 這時候就要跟大家介紹到很重要的係數:Delta Delta可以用來觀察現股和權證價格連動的關係 意思是現股漲1元,權證就漲Delta元 (權證看盤軟體都會提供Delta值,不用自己辛苦計算) Delta這個係數值,有一個特性: 股票價格愈高,Delta愈大,股票價格下跌,Delta愈小 但是大家要記得見好就收 在操作 高槓桿權證時,漲得快、跌得也快,有獲利就要快點了結
什麼是Theta值呢? 一檔權證的Theta值,就是你買進一檔權證一天要付出的時間價值 也就是買進權證後,每天權證價格會減損的金額 Theta是負值,且會隨時間增加 當你的Theta值愈高,你要花費的成本就會愈高 比較好的權證可以這樣挑:Delta值越大,Theta負的值越小 現在發行券商,大多是以 日曆日計Theta值者 意思是 如果你週五買、下週一賣,還是會損失3天Theta值 所以小哥建議,遇假日最好先賣掉
權證的專有名詞很多 小哥跟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 溢價比率 白話講就是: 在認購權證時,你要想在到期日時,標的股票要漲幾個百分點,才會回本? 在認售權證時,你要想在到期日時,標的股票要跌幾個百分點,才會回本? 高溢價比的權證,通常是深度價外的權證 在到期日前歸零的機率太高,很多就不用考慮了 小哥在尋找低溢價比的權證時,是用這樣的公式: 我們通常比較容易買到 委賣價格 如果上面公式 我們把委賣價格代入,溢價比小於零,就可能存在一點點套利空間喔! 不過這種負值的權證,一定會被秒殺,被寫程式監控的「機器人」買走了 權證小哥曾經是上班族,賺著吃不飽、餓不死、買不到房的薪水,現在他是權證投資人圈中鼎鼎大名的散戶,從10萬元出發,靠權證賺進數千萬元,每家券商的權證交易員,沒有人不認識這號人物。 得獎經歷: 經歷:寶來、永豐、日盛權證講座講師、精誠資訊顧問、先探、SMART專欄作家 座右銘:好的權證讓你上天堂 ,不好的權證讓你淚兩行。 著作:權證小哥教你十萬元變千萬 部落格:權證天堂 FB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warrantlb 影音教學DVD:1.權證小哥教你十萬元變千萬+短線獲利密技 2.權證小哥獲利教戰:權證投資操作D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