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年前札達盆地生態景觀復原。(圖/翻拍自中國科學院官網,下圖皆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渾身雪白的北極狐起源500萬年前起源於青藏高原?西藏札達盆地考古發現新的狐狸物種「邱氏狐」(Vulpes qiuzhudingi),下排牙齒有與現代北極狐同樣的強韌切割功能,和其他雜食性更高的現代狐狸種類不同,加上體型比北極狐大,更適應於寒冷氣候,被 認為是2000多公里外北極狐的「祖先」。 這項研究論文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王曉鳴和副研究員李強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所完成,論文題目為《從第三極遷向北極:現生北極狐的喜馬拉雅起源》(From 'third pole' to north pole: a Himalayan origin for the arctic fox)。 ▲北極狐的起源與遷移。
▲西藏札達盆地的邱氏狐化石。 研究團隊說明,青藏高原擁有在北極和南極圈之外地球上最大面積的凍土和冰川,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帶的哺乳動物與南北極動物同樣擁有適應低溫的厚重皮毛,而且其中的食肉類動物也較其他地區具有更強的獵食性。 這篇冰河期化石學術論文發表於11日,該研究團隊除了王曉鳴客座研究員、李強副研究員,還有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洛杉磯瀝青湖博物館和甘肅省博物館等研究人員所組成的國際科學研究團隊,歷經15年野外考察研究,揭秘了青藏高原的冰河期動物面貌,並揭示出這些動物與北極動物群的親緣關係。這篇學術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生物科學》(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