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福利教育發展計畫」希望透過教師們的學習將正確知識向下扎根。(圖/本報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動物福利教育之建立不僅只是為了解決街頭流浪犬貓問題,其涵蓋範圍還包括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娛樂動物,甚至擴及野生動物等衍生之社會議題,影響層面廣泛。此外,從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到生物多樣性等皆與動物福利教育探討課題有所關聯。 教師們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該如何跟孩子說明人和動物應該建立甚麼樣的關係?該如何教育孩子面對人和其他動物的衝突?如何與孩子討論流浪動物議題?台灣流浪動物的現況又是什麼?教學工作中,如何正確安排生命教育動物們的前置與後續工作?都需要透過教師們的學習將正確知識向下扎根。 今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與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計畫合作執行「動物福利教育發展計畫」,邀集相關學者專家與動保人士共同參與,目的在發展適合我國中小學之動物福利教育,以利動物保護觀念向下紮根。考量階段發展目標,目前以最有教學資源的同伴動物與具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支援的實驗動物為發展主題。 本次「動保教育環島教師研習」為本計畫重要之環節,將透過此巡迴活動,串聯各地產官學界、民間團體及大學動保社團,建立教育網絡。暨教師研習後,舉辦兩場教案徵選活動,並報導各地教學活動,以鼓勵教師實施相關課程。 本環島教師研習活動從2014年7月1日至11日止,將於北中南東四區舉辦8場教師研習,每場次一日,各場次環境教育研習時數6小時。7月4日臺北場與7月10日臺南場為特別為教學動物議題安排的場次,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將開放難得一見的替代教學教具、以及各式網頁遊戲等,都是生動而豐富的生命教育教材。歡迎國中小動物保護教育工作者踴躍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