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一位45歲的田小姐,在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到醫院就診後發現有3.5mm的「開放性動脈導管」併有右心室擴大。最後,透過「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取代開心臟手術,不僅疤痕較小,且復原時間較快。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心臟科曹承榮主任表示,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透過非開心手術治療,也能獲得很好的療效。 ▲新技術取代開心手術 先天性心臟病復原快(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透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田小姐有心臟擴大及肺部血流增多情形,理學檢查發現,左側第二肋間胸骨邊緣有連續性心雜音,但未有呼吸窘迫、唇色發紺或肝脾腫大的現象,最後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有3.5mm開放性動脈導管併有右心室擴大。曹承榮指出,治療方式透過非開心手術「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封住動脈導管的兩端,即可治療。同時避免胸前留下長長的疤痕,可免全身麻醉,手術復原時間也較短,效果和開心手術一樣好。 曹承榮叮嚀,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特點常因兒童時期漏診或其家屬拒絕手術,直至中年後才被發現,雖然對壽命無明顯影響,但若為較嚴重之先天性心臟病,且未於兒童期手術根治,即使活到成年,也會有較嚴重的次發性問題產生,如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心室肥厚及日益嚴重的心臟衰竭,屆時即已失去手術機會。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