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音助手好似有種結群出街的節奏,Siri、Google Now自不消說,微軟的Cortana明年會跟大家見面,前兩天雅虎還收購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初創公司SkyPhrase。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這種巨頭,而是一家叫MindMeld的助手式聊天應用以及它採用的新興技術預期計算(anticipatory computing )技術,MindMeld應用能實時解析人們語音對話隨時給出可能需要的信息,甚至還支持至多8人的會議模式。 MindMeld 比Siri 們更善於聽,更像是電影《穿Prada 的女魔頭》裡Maranda 的助手Andy,在老闆說話時不停地記筆記,而且常在她未下令之前就能從對話中領悟她的意圖。當然MindMeld 要比Andy 執行上快得多,它是憑藉預期計算技術解析出對話者的關鍵信息,並在左側欄記下“筆記關鍵詞”,用戶點擊相應標籤即可看到它提供的決策信息,並可以將文件拖拽、分享給聊天對象。 比如我跟朋友聊天時提到,“好久沒吃全聚德烤鴨了,如果天氣好的話就去吧”,它就會瞬間蒐集出相關的門店、以及天氣情況。出於隱私的考慮,用戶須得手動啟動對話偵聽和解析功能,而且用戶可以手動刪除MindMeld 上的所有數據,MindMeld 不會”私存“。 這種邏輯讓我想到一款叫Emu Messenger的IM應用,通過識別雙方對話過程中提到when、where、what等要素即時地拋出相應的決策信息。不同的地方是,它不是語音識別。 當然我所列舉的場景十分之局限,圍繞MindMeld新興語音預期計算技術能做的事情肯定會更多,下個月它將推出自己的開發者平台。有一種感覺是語音用手以後不該是孤立的助手,而是滲透在物聯網裡的一個“預期計算元素”,正如MindMeld創始人兼CEO Timothy Tuttle所言,“當有一天,人人都有智能手錶、Google Glass時,每個家庭都用Nest溫控器時,這項目技術就大有可為了。“我們只要不經意說聲,我冷了,Nest就自動調高溫度了,而不是說“調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