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醫學部主任毛衛中表示,根據三軍總醫院統計384位有睡眠障礙者的資料,「感受到壓力」高居失眠主因,其中人際壓力又大於工作壓力,但失眠者會看主動找精神科醫師的不到3成,喝酒助眠有2成,睡午覺或是至藥局買藥的也排在前4名。 另外一個案例則是,20歲的王同學,因為晚上要常常趕作業,打電動,常常是凌晨2、3點才睡,隔天沒課就睡到10點,結果有一天要提早睡才發現睡不著,而後求助診所服用安眠藥,效果卻不好。毛衛中表示,這案例應該是生理節律(生理時鐘)沒有調整過來,建議曬曬太陽可以解決,「年輕人晚睡晚起,老人早睡早起,可以多曬太陽」,因為傍晚接受光照可以延遲入睡時間,清晨接受光照則能提早入睡時間。 毛衛中強調,安眠藥雖然不是毒蛇猛獸,與醫師好好討論服藥目的、作用、副作用可以安心用藥,但仍是治療失眠的最後一道防線,因儘量用非藥物的方式如調整作息,調適身心的方式改善睡眠,也呼籲不要因為多夢就覺得睡不好,因為人有1/4、1/5的睡眠時間是在作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