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的「哥吉拉類地行星」Kepler-10c(右)。中間的小紅點是它的小兄弟Kepler-10b。(圖/翻攝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一群天文學家2日在波士頓的美國天文學會(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的年度 會議上宣布,他們發現一顆質量比地球大17倍的類地行星,並將它命名為「克卜勒-10c」(Kepler-10c)。 因為它,使得行星又多了一 項分類:「巨無霸地球」(mega-Earth)。科學家難以索解的是,如此巨大的行星,應該會像木星或海王星一樣充滿氫氣,但它卻擁有堅固的地表。 太陽系九大行星大略可分兩類: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與氣體巨星(gas giant),前者由岩石組成,後者顧名思義就是一大團氣體;前者體積與地球相近,後者則是巨無霸(木星的體積相當於1321個地球)。 然而美國天文學家近來發現的這顆行星,雖然是固態岩石成分,質量卻比地球大得多,因此被戲稱為「哥吉拉類地行星」(Godzilla of Earths),雖然只有一顆,但因為太過與眾不同,必須另外歸類,它的形成過程也讓科學家感到困惑。 「克卜勒-10c」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7倍,2萬9000公里的直徑是地球的2.3倍有餘。它距離地球約560光年,是一顆「太陽系外行星」(exoplanet)。「克卜勒-10c」繞著天龍座(Draco)的恆星(太陽)Kepler-10運行,周期(一年)只有45天。 科學家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鏡在2011年5月發現了這顆行星,它的直徑約2萬9千公里,再計算其與主恆星之間的引力作用,以推估質量的大小,發現「克卜勒-10c」的密度高達7.5g/cm3(每立方公分7.5公克),遠高於地球岩石的平均值5.5g/cm3。 換言之,「克卜勒-10c」雖然碩大無朋,但是從密度來看,它不可能是一顆氣體巨星,而是一顆紮紮實實的類地行星。就生命演化所需條件來看,類地行星是宇宙中唯一可能的生命搖籃。 薩斯羅夫教授說:「如今發現的克卜勒-10c,代表岩質行星的生成時期比想像得來得早。而只要有岩石的存在,生命就有可能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