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全二十年前被親創的旺宏電子掃地出門,當時覺得自己行走江湖只有七、八成的功力。二十年倏忽一過,經歷產業淘洗,練就一身功力十成的心經。 文.梁少珊 攝影.鄭暐琪 去(2013)年黑馬飆股華亞科技(3474)的表現,跌破不少投資人眼鏡。畢竟兩年前才提報全額交割股,投資人紛紛唱衰,將其列入「下市黑名單」。而讓華亞科今年首季也大賺112.46億的「DRAM教父」董事長高啟全,出生富裕家庭的他,人生並非一路順遂。壯年時期曾重重跌跤,黯然離開自己親創的旺宏電子(2337),過程堪稱國內「DRAM版賈伯斯」。 心法一:認清本性 順應發展 高啟全強調,做人要多探索自己,認清自己的本性,因為本性改變不了。而隨著本性發展,自然較容易在專門領域得到能產生影響力的成就感。 心法二:締結人脈 多多益善 進入台積電前,高啟全三十二歲便被派駐到日本、韓國各一年,擔任技術顧問。並藉此結識許多日、韓半導體業人脈,發展了深厚的友誼關係。當時拓展、累積下來的人脈基礎,成為他日後和吳敏求共同成功創辦旺宏的重要資產之一。 旺宏在半導體業樹立的地位在於,它是唯一沒有授權技術,靠著區區勉強籌措來的八億創業金,自己研發技術、蓋工廠、做產品的半導體公司。旺宏創立三年就獲利,更是第一家在美國那斯達克店頭市場上市的台灣公司。 而當時三星集團(Samsung)還不是任天堂(Nintendo)的客戶,高啟全善用在業界的關係,說服三星在旺宏工廠還沒蓋好前,先把產品打上旺宏標誌並賣給任天堂,爾後三星也搭上順風車,打進任天堂的供應鏈。高啟全笑著回憶:「旺宏很快發展起來,技術、產品、工廠一氣呵成,跟過去累積的人脈基礎有很大關係。」「過程沒有付一毛錢,這多麼、多麼的不容易啊!帶給我很大的accomplishment(成就感)。」 心法三:重溝通技巧 滿足台塑、美光棘手要求 尤其從溝通能力延伸的談判技巧,更助益高啟全兩年前和美光(Micron)順利談成合約,成功重整南科(2408)和華亞科。 如何成功談判?高啟全笑言:「從『需要性』著手思考,知道台塑集團(1301)、美光,還有三星、海力士各需要什麼,便可以從中找到屬於華亞科的定位切入。」 華亞科認「洋爸爸」美光,外界認為台塑委屈做小,但高啟全也了解,南科沒辦法負擔每年高達七十億的研發費用,而且國內DRAM產業景氣循環高高低低,留不住研發人才。在研發製程上,只能結合外國公司。況且,台塑更不會繼續金援蓋廠,讓這場DRAM大戰打下去。而對美光來說,取得華亞科產能,既可擴充市占率,可運用的產能又變多,既然雙贏,何樂而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