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瀞瑩/台北報導 吳思瑤指出,早期建設配有司機員的捷運站,包括淡水線、板南線、新店線等都沒有設置月台門,總計共有58站,不過捷運公司8年來卻只在9站完成建置,吳思瑤痛批,這樣的施工效率真的是「郝」慢,罔顧通勤族安全。 簡舒培則說,捷運公司為節省經費,自2006年陸續啟用「月台軌道侵入偵測預警系統」,花費1.6億卻沒有辦法有效防止民眾落軌,以成本較低的偵測系統取代月台門,卻沒有辦法減少落軌的傷亡人數,最後還是要裝月台門,根本多此一舉。 吳思瑤也公佈危險月台落軌排行榜,新店區公所站位居第一,傷亡人數1死7傷,其次則是府中站,而七張站、石牌站、西門站、雙連站則並列第三,不過,其中只有西門站已完成月台門建置,其餘皆必須等到2018年才能完成。 對此,捷運公司站務處副主任胡宗禮表示,因為月台門必須在非營運時間才能施作,但因為夜間施工困難,僅有4小時,至於建置月台門的評定標準,胡宗禮說,以運量高、站體週邊常辦大型活動、入侵軌道數高的為優先,但未來將重新檢討月台門建置的時間表。 |